测试用例(场景法)

一、应用场合

1、适合使用场景法软件界面特点:界面中有很少(或没有)填写项,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鼠标的单击、双击、拖拽等完成

  (游戏的测试非常适合场景法)

2、把自己当成最终的用户,尽可能真实全面的模拟用户的操作,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点,一般包括两类:

(1)模拟用户正确的操作、完成主要业务逻辑的动作——验证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否实现

(2)模拟用户错误的操作——验证软件错误处理能力

3、场景法主要基于:

(1)业务(需求)层面:对所测软件的重要功能、业务逻辑、行业背景深入理解

(2)技术层面:基于等价类划分,有效等价类——模拟用户正确操作;无效等价类——模拟错误操作

 

为什么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

  大多数业务软件由后台管理(比如: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等等各种管理)和工作流等几个部分组成。终端用户,期望软件能够实现业务需求,

而不是简单的功能的组合。对于单点功能利用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用例设计方法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涉及业务流程的软件系统,采用场景法比较合适。

二、核心概念

场景业务流通常分为基本流、备选流、异常流程

1.基本流:基本流表示通过业务流程时输入都正确,能达到目标的流程。(插卡--》输入正确密码--》输入金额--》取款--》取卡)

 

2.备选流:备选流表示通过业务流程时输入错误(或者操作错误)导致流程存在反复,

  但是经过纠正后仍能达到能达到目标的流程.(插卡-->输入错误密码--》输入正确密码--》输入金额--》取款--》取卡)

 

3.异常流:异常流表示通过业务流程时输入错误(或者操作错误)产生异常终止流程 (插卡-->输入3次错误密码--》吞卡) .   

 

三、使用步骤

步骤一:理解需求,确定业务流程(基本流程、备选流程、异常流程)

  例如操作ATM机

(1)基本流——正确取款

(2)备选流——在取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错误

  此步骤完全基于业务的理解

步骤二:绘制流程图,再次确认流程路径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生成场景(熟练后,直接做该步)

 

步骤三:根据业务流程图,抽取测试路径(每一路径需含一个未走过得路径)

步骤四:细化路径,利用等价类边界值方法细化路径,抽取测试用例,根据场景,编写用例

  场景和用例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练习一:ATM机取款

1、列出主要场景,分析需求找出基本流(正确操作)和 备选流(错误操作)

   .1)输入密码,选择金额,点击确认,取走钞票,成功

   .2)密码错误,给出提示!

2、执行测试,把测试过的场景留下证迹(截图)

 

posted @ 2019-06-09 12:43  蛇夫座  阅读(216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