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遥感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
遥感应用解决方案、遥感应用案例
摘要:PS-InSAR处理中需要增加数据对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结果不是很理想,加密数据对提高结果的可靠性;二是增加后期数据,以得到前期和后期时间范围的形变信息。 本文档使用的例子是第二种情况,如已经处理得到了2017年3月21号~2018年10月6号范围内的PS形变结果,还想继续得到2018年11月、
阅读全文
摘要:由于关键矿产在现代技术中不可或缺,全球对这些矿产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诸如锂、钴、镍、硅、镓以及稀土元素(REEs)等矿产为从电池和半导体到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国防技术等各类产品的制造提供了动力。REEs 组合包含17种元素——钪(Sc)、钇(Y)以及从镧到镥的15种镧系金属。 先进
阅读全文
摘要:SMAP(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土壤水分主动被动)是NASA的一个地球观测任务,旨在测量全球地表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冻融状态。SMAP卫星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主要载荷为工作于L-band的辐射计(1.4GHz,分辨率40km)和一台合成孔径雷达(1.22-1.3GH
阅读全文
摘要:挑战 在许多国家,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正在老化,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使它们面临加速老化的风险。如今,通过持续监测实现稳定性和灾害风险制图正成为减轻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风险越来越重要的要求。 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的任何异常形变都必须以近乎实时、毫米级的形式进行识别和分析。虽然传统的监测方法非常准确,但遗憾
阅读全文
摘要:矿物开采会产生大量危险废物,称为尾矿。这些尾矿储存在尾矿池中,这些尾矿池通过在矿区附近建造大坝来保留。在许多情况下,尾矿坝容易引发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并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影响。例如2019年,巴西Brumadinho 矿的尾矿坝溃决,导致 270 人丧生,并释放 1200 万立方米尾矿[来自维基百科]
阅读全文
摘要:由于北大西洋露脊鲸只剩下不到370头,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海洋巨鲸是全球当务之急。它们的生存受到船舶碰撞、栖息地破坏和气候驱动的迁徙模式变化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科学家们正在转向尖端的数据分析工具来监测鲸鱼种群并减轻人类的影响。 这项工作的核心是IDL交互式数
阅读全文
摘要:加勒比地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洋地区之一。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支持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如濒临灭绝的海龟、海牛和鲨鱼。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和污染的威胁不断升级,保护加勒比海洋生物和大自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紧迫性至关重要。 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于渔业、旅游业和沿海保护至关重要,为
阅读全文
摘要:涪城一号卫星是由天仪研究院研发并运营的第3颗SAR卫星,也是在海丝一号、巢湖一号基础上研制的首颗面向InSAR业务的商业SAR卫星,于2023年6月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采用C波段,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干涉成像能力。支持多星组网实现高频次观测;使用GPS+北斗高精度四频GNSS接收机
阅读全文
摘要:在为项目选择影像数据时,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每个项目都有独特的需求,选择的数据类型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在本案例中,介绍Capella雷达数据在露天采矿应用中的应用。 为什么选择 Capella 数据 Capella数据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分辨率高达25厘米,时间覆盖范围一致,重访率高达每2-4小
阅读全文
摘要:环境减灾二号05卫星(别名:5米S-SAR 01星)于2022年10月13日发射成功,与2023年8月9日发射成功的环境减灾二号06星进行组网运行。 缺少环境减灾二号05卫星产品说明书,本文缺少对该卫星数据的详细说明,文件命令为常见的命名方式,如下所示: HJ2E_KSC_STRIP_006412_
阅读全文
摘要:在很多国家里,水利管理基础设施正逐渐老化,气候变化引发的威胁使其面临进一步的风险。如今,通过持续观测对水利设施进行稳定性和风险性评估越来越重要。 水利管理基础设施的任何异常移动都必须近实时、毫米级地识别和分析。虽然传统的监测方法非常准确,但它们实施复杂,而且耗时、费用高,而且往往无法提供有关结构稳定
阅读全文
摘要:传统的水质监测具有精度高、时效性高等优点,但是难以从长时间序列、全空间角度了解水质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对水体环境进行区域性、整体性研究的方法趋于成熟。遥感监测水域现状分析系统是基于卫星遥感和IT技术研制了的企业级遥感应用系统,为日常的水环境综合管理提供支撑。 简介 遥感监测水域现
阅读全文
摘要: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以及采矿活动,都是造成地表形变的原因之一。这些活动通常包括抽取地下水或注入地热流体,这可能导致地面逐渐下沉(地面缓慢下沉),使建筑物、基础设施或管道的稳定性面临滑坡或其他地质灾害的风险。监测地表形变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对于采掘业资产的稳定性和风险预警至关重要。因此迅速识别和分析异
阅读全文
摘要: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简称环境二号卫星,简写HJ-2A /B)于2020年9月27日发射成功并于今年交付使用。每颗卫星配置有4类光学载荷:16m相机、高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大气校正仪。其中16m相机载荷由四台可见光CCD相机组成,通过视场拼接可提供幅宽为800km的多光谱图像;48/96m分辨率
阅读全文
摘要:作品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小组成员:朱道也、徐刘恒、侯婉、胡鑫 指导教师:麻金继 获奖情况:三等奖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xMTIzODUy.html 一、系统概述 在目标的伪装以及雨雪大雾天气下,很难辨别出物体,本系统针对在雨
阅读全文
摘要:——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提供 洞庭湖生态遥感监测平台利用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洞庭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平台可以在5~12天的周期内得到洞庭湖水环境、植被、土壤水分等生态信息,为洞庭湖生态治理提供决策信息和服务应用。平台同时提供在线的生态环境、林火和城市热岛监测功能,可在线、按需、实时
阅读全文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一方面利用SAR的相位信息获取地面高程和形变信息,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利用SAR可以全天时、全天候的获取资料,可用于洪水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如南方地区水稻种植)等,另外,微波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介电常数直接相关,可以建立微波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水分等地表参数间的关系,可应用
阅读全文
摘要:——江西省气候中心(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提供 鄱阳湖流域生态气象遥感业务平台在遥感技术框架内,依托云计算和遥感大数据集,采用企业级遥感服务器软件技术构建B/S的企业级遥感Web应用。平台采用“无人值守”运行模式每隔2~3天可以获取鄱阳湖水、植被和土壤等生态遥感监测信息,还可以在线、按需、实时获取今天
阅读全文
摘要:新疆作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拥有约5700万公顷草原,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7%左右。在这些草原中,以伊犁谷地的昭苏草原、唐布拉草原、巩乃斯草原,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北部的阿勒泰山地草原最为著名。而且在这些草原上生长的牧草种类繁多,可以说世界上栽培的主要牧草,在新疆都有野生种分布。 然而
阅读全文
摘要:传统的遥感应用的基本流程是首先获取遥感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方式获取,之后在专业的遥感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形成分析结果进行分享。在线遥感应用将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的分析统一在Web中完成,可能只需要在Web端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完成整个过程。数据源是在线遥感应用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数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