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需求?
用户需求 --> 软件需求(详细的软件需求文档)
聊天功能 --> 语言,文件,视频,一对一,群聊,转账等等(技术实现的细节)
满足用户的期望和正式规定的合同, 标准, 文档所需的条件和权限
包括用户需求和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是由用户需求转换而来的
2. 什么是bug?
当我们的规格说明存在, 并且合理, 如果软件功能和需求规格不符合, 说明是软件错误
当规格说明不存在, 如果用户的需求存在且合理, 如果功能和用户需求不匹配, 说明时软件错误
※※3. 什么是测试用例?
就是一个集合, 包括测试平台, 测试环境, 测试数据, 测试步骤, 预期结果
为什么测试工程师要写测试用例?
不知道是否较全面的测试了所有功能; 测试的覆盖率无法衡量; 对新版本的重复测试很难实施; 有所遗忘, 存在大量冗余测试影响测试效率
4.软件开发的五个模型和软件测试的两个模型?
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需求 --> 分析 / 计划 --> 设计 --> 开发 --> 测试 --> 运行维护
软件开发的模型
1.瀑布模型: 适用于需求稳定的项目; 项目前期的风险或者错误后期测试的时候才会发现, 会失去修正错误的最佳时机
2.螺旋模型: 适用于项目比较庞大, 需求不明确, 项目风险比较大, 看情况不对可以叫停, 有利于项目风险的控制
3.迭代模型:
4.增量模型:
例子,一个系统A,B,C,D四个模块需要完成,两周时间
迭代:第一周完成A,B,C,D四个模块的基础功能,搭好基础框架
第二周完成A,B,C,D四个模块的后续功能
增量:第一周完成A,B模块功能,第二周完成C,D模块功能
一般把迭代和增量模型放在一起使用,项目的风险防控能力比较强
5.敏捷开发模型:适用于需求频繁变化的模型,很多的模型,短周期,1-4周
scrum流程
角色:PO产品经理(客户的代表),SM项目经理,ST研发团队
- 产品发布计划会议,
- 迭代计划会议
- 开发过程,每日站会,昨天做了什么,昨天有什么问题,今天做什么,
- 演示会议
- 回顾会议
轻文档,轻流程,重目标,重产品
问题:测试人员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怎么去完成测试任务?
测试人员核心任务不变,找BUG;不仅会找BUG,要知道BUG的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5.两大测试模型
软件测试V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
特点:左边的阶段和右边的测试阶段一一对应,并且是右边每一个测试阶段的依据
缺点:项目前期的风险和错误到后期测试阶段才会发现,会失去问题及时纠正的机会。
软件测试W模型:
特点:测试在项目一开始就介入(需求阶段介入),有利于前期风险的及时发现
缺点:不适合需求经常变化的项目,不适用敏捷开发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