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排序汇总

排序算法的分类如下: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2.交换排序(冒泡泡排序、快速排序);

3.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

4.归并排序;

5.基数排序。

* 关于排序方法的选择:

* (1)n较小(n≤50),可采用直接插入或直接选择排序。

*  当记录规模较小时,直接插入排序较好;否则因为直接选择移动的记录数少于直接插人,应选直接选择排序为宜。

* (2)若文件初始状态基本有序(指正序),则应选用直接插人、冒泡或随机的快速排序为宜;

* (3)n较大,则应采用时间复杂度为O(nlg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归并排序。

 

冒泡排序----交换排序的一种

       * 方法:相邻两元素进行比较,如有需要则进行交换,每完成一次循环就将最大元素排在最后(如从小到大排序),下一次循环是将其他的数进行类似操作。

       * 性能:比较次数O(n^2),n^2/2;交换次数O(n^2),n^2/4

快速排序

       *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策略来把一个序列list分为两个子序列sub-lists

       * 步骤为:

       * 1.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 2. 重新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割之后,该基准是它的最后位置。这个称为分割(partition)操作。

       * 3. 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

       * 递回的最底部情形,是数列的大小是零或一,也就是永远都已经被排序好了。虽然一直递回下去,但是这个算法总会结束,因为在每次的迭代(iteration)中,它至少会把一个元素摆到它最后的位置去。

直接选择排序法----选择排序的一种

       * 方法: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 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 性能:比较次数O(n^2),n^2/2

       *       交换次数O(n),n

       *       交换次数比冒泡排序少多了,由于交换所需CPU时间比比较所需的CUP时间多,所以选择排序比冒泡排序快。

       *       但是N比较大时,比较所需的CPU时间占主要地位,所以这时的性能和冒泡排序差不太多,但毫无疑问肯定要快些。

插入排序

       * 方法: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序的有序表(有可能是空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1的有序表。

       * 性能:比较次数O(n^2),n^2/4

       *       复制次数O(n),n^2/4  

http://blog.csdn.net/zuoluoboy/archive/2009/04/25/4123943.aspx

posted @ 2009-08-04 13:19  elina  阅读(14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