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圈的信念和勇气——“Learning by doing!” 我的软工2020春季教学总结


      看着大家陆续提交个人学期总结,我还不敢去翻看,怕思绪纷飞思维定式,变了自己写总结的初心和思路。一篇总结,开头起笔尤是最难,总是想各式各样的开头,翻来覆去,写了念,念了删,写了念,念了删。还是回到初心,回首一下为什么上这门课。经过一个学期,我的态度和想法有没有变化,我的收获和惊喜是什么。

       为什么我想上这个班?
       过去没有一次课,会像这次一样,具有一点使命感。过去也没有一次课,全程都是线上进行。也没有一次课,如果放大忐忑的心情,也会挺忐忑的。
       作为一门临时穿插安排的选修课,上课前,我听到的关于系里同学的水平和积极主动性,负向居多。如果课程要求高和严,还可能一翻两瞪眼,学生投诉或纷纷消极放弃,那么我大多数的时间精力可能都会用来劝说、解释和鸡汤。如果上的太差,也有可能搞砸后续我想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虽然考虑过这些困难,但相比于还没有为系里学生完整上过一门课,还没有近距离感受不同学生的精彩作品和风格,还没有为后续其他课程的改革做探索和调研,前面那些疑虑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只有许多期待和兴奋感。

       你们给我的惊喜:

       你们从个人Github开始,也结束于团队协作的GitHub,而且不少组做的很不错,互帮互学,其团队Github实践能力,远胜过以往我的班级;
       你们其中有的组分享的Android或小程序开发的经验和教程,写的用心,媲美以往我的班级;
       你们不少组用上了一些自动化测试工具,而且妥帖,用的好,远胜过以往我的班级;
       更难能可贵的是,你们的不少作品,都离用户很近,教务课程表、查寝点名、图书馆占座、校园失物招领……等等,都将可以被用得上,希望你们不断将作品成型,离之更近。
       不少同学的能力和潜质,都让我觉得相见恨晚,也相识太短。匆匆你们也就要进入毕业年级。什么是课程?就是抛却那些具体的什么理论和知识,回忆自己能留下的,就是这门课要教给你的。 如果问我,我们短暂的线上相聚,这门课,要交给你们什么呢?是“Learing by doing”吗? 这也许是之一。做中学,其实就是做自己所不会的。我们常有的观念是,我不会,所以我做不了。而“Learning by doing”给我们的勇气和信念是:做我所不会的,但又是对于自己发展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关键路径上的实现和突破。换句简单的话来说,这门课想交(交,不是教,我没有写错别字)给你们的是:走出舒适圈。其中的信念和勇气就是,我可以“Learning by doing!”

      你们给了我更多在专业推行课程实践改革的信心和动力。信心是:你们有这么多潜质和能力,怎么就不能做成项目,达成自己的能力提升呢? 动力是:在你们最好的时节,遇到你们,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把握这样的机会,做的更好,错过了,将可惜许多未来的你们。成为系里不少项目的开发者、成为课程核心助教、成为我们改革的初创者和开拓者,是这门课和这个学期,你们给我的最大收获。

      就算是自赋的使命感吧,我想,当初来,并不是让自己来挣课时费的。希望能了解现状,立足现实,理解问题,分析原因,给出方法,执意推行,做出成果。前四点,无论老师或是学生,多多少少都有感慨和认知。不少知名的企业家,也常常在不同场合,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提出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大多数时是痛心疾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应该这样改那样改。为什么问题显而易见,现状人人不满(至少是不满意),但改变却牛步而行,各层次教育依然故我。人人都能对教育发表评论,因为重要,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百年基业;也因为平凡,人人都受过教育,当过学生,也大多教育别人(比如养儿育女)。但这些其实是一种错觉。企业也很重要啊,但少有人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指摘或评论,很少其他人指导企业经营者应该怎么做。我想,原因可能在距离。是否直接与学生互动,感受和方法,可能会真的不一样。教学不是做菜,学生不是食材,互动胜过一切。这也是慕课为什么知易行难,选课人数多,坚持人数微乎其微的原因。即使坚持了,效果也远远不如近距离教学的收获和感受。评论或建议教育的人的错觉,就在于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被教育者一以贯之,却常常忽略受教育者的感受、过程、反馈和互动。教学相长,如同没有一次软件开发项目是可以完全一样完全照搬的,也没有一次课程教学是可以完全一样完全照搬的。更没有什么理论或建议,是可以醍醐灌顶,直接有效快速解决教育难题的。孔圣人之所以较其他名家更伟大一些,称为至圣先师,除了有真知灼见,更在于自己带领弟子三千,是真正战斗在教育一线的教育者。与学生的互动,一问一答,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乃至于对学生的点评,都成为后人传颂的至理名言。将距离拉近,师生作为教学相长的团队一体,才能相互促进,提升和改变。
     《构建之法》的作者,也正是将在清华、北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教学实践的课程讲义,凝结成书,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推陈出新,改版完善,才让书具有了强大和茁壮的生命力,书中凝练的教学做法不断推广铺开和可持续化,成为不少其他教学研讨场合里都会提到的话题。回到根源,是经过实践检验的“Learning by doing”才具有了这样的生命力。如何继往开来,我想,也要回到这样的初心。不断实践,不断改变。比如,线上教学,是可以发挥这样的优势的。作者对某些博客夜以继日或苦心费思的点评,碍于单篇博客本身的阅读量,点评被看到率不算高,回复率更让人着急,也不一定能够符合这个时代视频影音影响力的特点。所以,正是线上教学,视频直播,考虑到传播力、影响力、互动性,作者可以考虑不断前进,为不同开展的学校,做一次线上互动的软工讲座,分享软件工程思维、案例、心得,和互动问答,这些,都将长久影响不少学生,也能逐步累积与一线学生互动的思考、感受和来自广大读者受众的声音。对作者来说,这一步,其实也是走出舒适圈,“Learning by doing!”

posted @ 2020-06-21 20:32  福大软工和面向对象  阅读(802)  评论(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