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My blog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差点被hush说糊涂了
其实il 翻译的过程中确实插入了大量的判断信息
说的简单一点
bytecode依然是由高级语言实现,然后由对高级语言进行编译后再执行的。
直接生成atom native intruction的机会应该相当少。对于jitter是否能判断性生成atom native instruction, 我看是可能的,但是那样影响了jit的效率,因为jit实际的发动时机在bytecode运行时,所以也是直接影响了bytecode的执行效率。
所以这其中应该有多种策略的选择,事实上我并不觉得用interpreter会比jitter慢很多,而且interpreter的做法也直观的多。
posted on 2004-03-27 17:54  Agent  阅读(2418)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