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keyRunner使用体验

最近几天看了一下手机自动化最早的框架MonkeyRunner,搭建了环境,写了Demo。不过总体感觉不太好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手机的限制

   Hierarchy Viewer在连接手机时,手机上必须启动一个叫View Server的客户端与其进行socket通信。而在商业手机上,是无法开启View Server的,故Hierarchy Viewer是无法连接到普通的商业手机。这就造成了只能在模拟器中运行,或是通过很复杂的方法对手机实施一些儿“手术”,然后才能运行。这从根本上就改变了手机的运行环境,不能完全模拟普通用户的使用,不切合实际的测试环境。

2,         代码组织不爽

   MonkeyRunner采用的是Python语言来编写的测试用例,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其不支持类,每个测试用例都是用函数来实现的。通常是对操作进行流水似的罗列,然后一步步的执行,不符合代码共用或是对常用操作的封装。测试用例也没有办法达到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的分离。这是我在网上查的结果,可能我对MonkeyRunner了解的不够透彻吧,反正这是我的感觉。

     俗话说:学而后知不足,我也就这几天对这个框架进行了摸索,可能不到之处。不过我是在自已学习,不是因为需要才去研究的,算是尝试吧,如果以后有需要,再努力研究吧!

posted @ 2014-11-06 16:01  潜龙9527  阅读(13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