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第二章要点

OSI第一层------物理网络

一、标准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

二、最新的网络拓扑结构

1、混合型(星型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环形拓扑结构)

2、网状结构(完全网状拓扑结构、部分网状拓扑结构)

计算完全网状网络中连接个数的公式:

连接个数=y*(y-1)/2     y:计算机的数目

3、点对点结构

4、无线拓扑结构

三、网络介质

1、物理介质

(1)、同轴电缆

电缆类型10Base5和10Base2的符号解释:

10-----总带宽、10Mbps

Base---基带:Baseband 信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的原始电信号所固有的频带(频率带宽),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

5或2------指最大的分段长度(以百米为单位)。细线以太网(10Base2)最初支持200米,但是最大分段长度减少为185米以补偿插接电缆;粗线以太网(10Base5)支持500米的最大分段长度。

(2)、双绞线

双绞线有两种:非屏蔽双交钱(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568-A标准线序: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  1、2线用于接收数据;3、6线用于发送数据

568-B标准线序: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  3、6线用于接收数据;1、2线用于发送数据

同种设备用直连线(RJ-45连接器一端568-A标准,另一端568-B标准)

异种设备用交叉线(RJ-45连接器两端都是同一标准)

(3)、光纤

光缆主要分为两类: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2、无形介质

无线电、微波、红外线

802.11无线联网标准(也称Wi-Fi)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无线网络类型。

                 2.4GHz                                             5GHz

802.11b(11Mbps、 802.11g(54Mbps)            802.11a(54Mbps)

信号在无线网络中通过的中心点名称是:接入点AP(Access Point)

四、物理层上的设备

1、中继器(repeater

中继器的功能:沿着线缆传输的信号会衰弱,并且由于衰减而失真。如果线缆足够长,那么信号最终将衰弱得无法到达目的地。中继器能再生信号,并且扩展网络的覆盖范围。

2、集线器(Hub

集线器分为两类:有源集线器和无源集线器

 

posted @ 2013-04-07 10:01  Poison_Kiss  阅读(44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