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微管理37 - 阵痛

在这个阶段的开发中,四代曾经强调一件事,就是在编码前,需要把大功能进行不断细分,一直到最细小的任务项能在1-2天完成为止,这样便于快速的提交、演示和修正。

不过,显然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没有放在心上,于是四代笑了笑,也没有再次强调,因为四代知道,当他们没有经历过那种痛苦不堪的经历之前,他们不会觉的这么做有什么用的。四代有意让他们经历一把,这样后面自然就知道任务细分的作用了。

不出四代所料,在开发到一半的时候,问题迅速的暴露出来:

一是大家在互相等待对方把一些文件提交然后才能继续,对于这个情况,熟悉数据库的玩家会立即想到一个词“死锁”,确实,提交代码出现了相同问题。

二是由于签出了大量的代码,出现一些错误,想撤销相关修改的时候,根本没法做,因为修改的文件太多了,只能一处一处去改,而划分足够独立和多次提交的话,只要放弃最后一次修改就好了。

三是进度无法保证,因为时间无法估算,归根结底还是划分不细,不知道完成了多少,还剩下多少。
四是质量不太好保证,因为所有的代码都准备一起提交,改一处,是否影响了其它代码,工具不好判断,代码审查也无法有效进行。

当然我们可以找一些工具来优化这些问题,不过四代觉得,既然源头上可以控制这些问题,为什么非要到后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是在一开始从根本上来避开这样的问题呢!

很多的事情就是这样,没有切肤之痛,就不会去思考,就不会有进步。

随着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四代隐隐有一种感觉,很多的大道理总是很简单的,就像常见的“鸡汤文”一样,说说都很容易,但是听完之后,你能否把“鸡汤”吸收,变成你的营养,再变成你的行为,却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知行不合一”。

说到“知行合一”,四代就想到了明代第一大牛“王阳明”,大伙对他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的“知行合一”了。在他的论述中,“知”指的是认知,而不是知识。在四代看来,干了鸡汤(知识)、吸收(变成认知)、再落实到行动,才是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

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四代觉得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让他反思,而要让他反思,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让他“痛” - 最好是痛不欲生。
你看看那些历史上的大佬,有多少不是在生无可恋,穷困潦倒中成就伟业的?就看阳明先生本人,也是在大太监刘瑾的重重迫害下,经历无数的打击和痛楚后,才领悟了心学的真谛。

所以,四代想,下次再遇到对付他的人,一定要想着谢谢他们,因为多亏了他们这些小恶魔,他才能在人生的这场游戏中不断杀怪,不断升级。

就像蝴蝶,每次蜕变都要付出肌肤寸断的痛楚,成人也是同样,每次阵痛之后,开始思索、开始变化,才是成长。

在团队中,四代经常会听到很多人向其他人咨询各种人生规划的秘笈,可是听完之后,他们要么遗忘,要么浅尝辄止、感觉没效果直接放弃。四代觉得,他们这么做不奏效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够痛,所以不会真切的体会到他人建议的价值。

明白了这一点,四代在给团队说出建议后,通常也不会因为大家做不到而气急败坏,而是静静等待他们痛的那个时刻到来。

不过,有些痛、有些结果是不能承受的,这种时候,可以找一些相似的机会让他们体验,但是四代会尽量控制,不让这种事真实的发生,比如发布失败,严重影响客户的利益。

这个道理就像教小朋友认识这个世界一样,你想让他知道辣的味道,你可以让他吃口辣椒,他会真的体会到辣。但是如果你想让他认识电的威力时,你会让他直接尝试触电吗?当然不会,哈哈!

痛的类型有很多种,在职场上,完不成目标受到惩罚就是其中的一种。

前面我们一直说,目标管理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努力结果进行奖惩,这是接下来四代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也是四代努力要达成的一个“目标”,而“奖惩”通常指的就是“金钱”上的增加和减少,真的是这样吗?这是一个问题。

posted @ 2020-08-23 21:20  沙场秋点兵  阅读(4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