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

所谓控制,就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一个系统通过一定方式驾驭或支配另一个系统做合目的运动的行为及过程。实际的施控系统主要有人、生物、机器二种类型。受控系统主要有自然界和社会附大类型。
控制手段是控制过程的关键环节,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1.自然手段。主要有三种形式:(1) 物质手段。(2) 能量手段。(3)信息手段。
2.社会手段。有多种形式:(1) 政治手段(含军事手段)。(2) 法律手段。(3) 道德手段。(4) 经济手段。(5) 文化手段。(6) 制度手段。
应当指出,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往往是各种手段综合并用的。具体一个控制过程究竟需要多少控制手段,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类。先介绍一下输入与输出这两个概念。
输入,指施控系统给受控系统送进一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
输出,指受控系统在施控系统作用下送出一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
这里应当指出,在实际控制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并不是绝对分开的,而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输入输出物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能量或信息的输人和输出,而在输入输出信息的过程中,也往往伴随物质或能量的输入或输出,当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非常微弱,但也不等于无。
组合控制系统的特点是:施控系统在发出控制信号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施控过程中,又要不断根据系统输出来调整控制信号,这样就能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在这里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实施控制之前,施控系统(符别是人)一定得有一个尽量完好的计划或实施方案,决不能边干边制定方案,那样做危险性较大;二是在有了一个比较完好的计划之后,还要注意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无论忽视哪一方面,都是难以取得最佳控制效果的。
随机控制也叫试探性控制,这是最原始的控制方式,也是其他一切控制方式的基础。所谓随机控制,就是指对一个系统的受控条件不了解,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经过试探,才能发现其受控条件并加以控制的方法。所谓记忆控制,就是指把随机控制所获得的经验记录下来,用于指导下-次控制的控制方法。同随机控制相比,记忆控制有一个重要优点,即随机控制的可能性空间在达到目标值前不缩小,而记忆控制的可能性空间在达到目标值之前是随着选择次数的增加而逐步缩小的。这是因为,随机控制有可能重复选择非目标状态,而记忆控制则不可能重复。而且,即使你的运气再坏,其选择次数最多也就是事物运动的可能状态之和。
共轭控制的原理是这样的:设计一个与A过程共轭的L'AL 过程,它通过L变换和L'变换,把我们原来不能控制的事物变为我们可以控制的A 过程去完成,这样,A的控制范围和能力在实施了L和L变换后扩大了。共轭控制有三个特征:1.共轭控制必须以两个系统的相似为基础,如果两个系统根本不相似,则无法实行共轭控制。2.共轭控制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推理过程或叫经验转移过程,因而可以放大人的控制能力。3.在运用中间媒介传递经验时,要注意中间媒介对经验的干扰。如果中间媒介在传递经验时,混入了干扰因素,使经验失真,那就无法再实施有效控制了。共轭控制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人们使用生产工具(包括操纵机器)从事生产,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管理社会等都包括着共轭控制过程。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模拟方法作为一种共轭控制方法也常被使用,它主要是利用对模型的直接控制经验来指导并实现对原型的控制。
控系统先给受控系统输人一个控制力或控制信号,然后受控系统再返回一个表示运动结果的力或信号,施控系统再根据这个返回的力或信号调整控制力或信号,这就是反馈控制过程。简单地说,反馈控制也就是根据反馈信息或反馈力进行控制的过程。其中,根据反馈力进行的控制过程可称为刚性反馈控制。
搞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如下六点:
1.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程序控制所能解决的。
2.建立模型。模型可以是数学的、表格的、框图的等等。
3.列出解决问题的每一个步骤,并依此画出流程图。
4.把流程图中的每一个步骤转换成程序指令,并编出程序。
5. 在程序控制模型上或实际控制系统中试运转程序,产生结果输出。
6.分析运转结果,看是否能满意地解决程序控制问题。若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修改程序,再输人运转,直至取得满意结果为止。

posted @ 2024-02-29 16:10  木土琰  阅读(2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