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行为论文阅读记录大汇总
一、使用公开数据集的论文总结
1. Who is behind the wheel? Driver identification and fingerprinting(2018)
论文:论文在这里
公开数据集:Security dataset、UAH‑DriveSet、HciLab dataset
驾驶员验证框架:
关键词:驾驶员识别、车载传感器数据(CAN获取)、特征数目优化、学习时间优化
要解决:识别时间对性能的影响 ---> 搞了一个优化时间的驾驶员识别框架
应用于:防盗、汽车保险、自动驾驶
总结讲:评估已有的驾驶员检测方法并找到最有用的特征集,然后在这个特征集上优化时间并提高精度(要探究精度、特征数和学习时间三者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车内网络数据,如燃油调节、制动踏板和方向盘数据,与准确识别驾驶员相关;同时在对特征进行选择之后,通过前三分钟的驾驶来识别驾驶员精度非常高!但是数据集少,驾驶员少,不知道提出的模型在驾驶员数目增多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良好工作,需要更多的研究。
2.
二、使用专门采集且不公开数据集的论文总结
1. Markov Switching Model for Driver Behavior Prediction: Use cases on Smart phones(2021)
论文:论文在这里
关键词:驾驶员行为预测、马尔科夫切换模型、智能手机
要解决:使用智能手机的低成本数据采集方案 ---> 提出驾驶员行为转换模型,在不同的行为(跟车、换道、发短信、看交通灯灯)之间进行转换
应用于:驾驶行为和驾驶过程预测、事故预测、驾驶员安全系统、(模型选择标准、)
总结讲:驾驶行为不是单一出现的,比如驾驶员在跟车时会调整收音机频道或者发信息,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检测并分类不同的驾驶员模式。用到了期望最大化(EM)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来评估模型参数,并对跟车行为模型进行了校准。
三、困意检测相关的论文总结
1. Real Time Driver Fatigu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Multi-Task ConNN(2020)
论文:论文在这里
公开数据集:YawDD VIDEO DATASET、NTHU-DDD
困意检测框架图:
多任务卷积网络模型:
关键词:driver fatigue、多任务卷积网络、眼睛和嘴部特征变化(PERCLOS闭眼时间、FOM哈欠频率)、Dlib algorithm
要解决:困意检测 ---> 困意程度分为3个类别(not tired, less tired and very tired)
应用于:因疲劳驾驶会造成的严重事故
总结讲:该论文用两个公开数据集,通过多任务卷积网络来将驾驶员困意分为3个类别。在预训练过程通过Dlib算法(面部68个点)来识别视频中的面部图像和眼睛开/闭,随意张嘴或者讲话时候的张嘴和打哈欠时候也是不一样的,对闭眼、哈欠进行标记。困意检测过程分为闭眼率(PERCLOS)和哈欠频率(FOM),总帧数固定。
四、综述
1. Driving Style Recognition for Intelligent Vehicle Control and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A Survey
论文:论文在这里
关键词:
要解决:
应用于:
总结讲:
持续更新ing...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