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和MIT开发课程

今天下午百无聊赖,于是上新浪教育去看看世界名校的公开课:http://edu.sina.com.cn/video/open/

选了两个系列课程:耶鲁的心理学导论和MIT的算法导论

耶鲁的心理学导论,我看了3个半课时,3.5*50=175分钟(大概时间,每节课的时间有所不同);讲课者是:Paul Bloom

想起自己在学校学习选修课的时候,不是逃课就是睡觉,原因无他:为了赚学分,枯燥。

但是,我却一直看这个系列教程时间长达175分钟!不得不感叹Paul Bloom的讲课技巧。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心理学都是些和哲学一样的纯理论的东西,但是看了一部分这个教程后,彻底改变我的看法

原来心理学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牵涉的知识很广:神经学,生物学,医学等等。

感觉国外的上课过程跟我大学的讲课方式完全不同,以前学习,都是导师简述某个理论,然后解释这个理论的原理和使用范围;但是

Paul Bloom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并没有讲什么理论,他从一开始的调侃,然后抛出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是如何认知的,我们的内心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人的意识是怎么个回事·······然后围绕这些问题,简述这个系列课程的安排。很清晰的课程安排,能让学生一下子知道要学习什么,要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最吸引我的是:在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的产生过程的过程,出现了两个派系:二元论和脑产生意识论;二元论比较好理解,就是说,我们的意识,心理活动

思考方式等都不依赖于人的身体,比较玄的说法是人有灵魂一说;也有理论依据,比如人的一生从婴儿时代到老年时代,你还是你,不会因为你的年龄逐渐老去而

变成了另一个人。

脑产生意识论:很科学的说法,同时也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说我们的思想,意识是由脑中一堆黑黑的泥浆(脑中的灰质)和神经元产生的;意味着,以后的机器人有可能能拥有

人一样的思想和意识,这有点可怕;这说明人生短短几十年后,之后整个宇宙都不会留下你,你只会化成一堆泥土,然后什么都不是。

其实,这种理论有很多科学实验证实;他说了几十个例子,搞到我都开始相信这个理论是真的了;

他举了一个例子:人的性格如果是不依赖人的身体的,那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在一个工地工作的一个工人,出现了意外,一个钢筋从他的前脑穿透到后脑,脑浆都飞出来了,他居然没事,而且去医院的路上还去了酒吧喝酒(这个不大相信),然后住院出来后,整个人好像没事一样,但是实际上,这场事故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以前他是一个很勤奋的工人,每天早早的去工地工作,而事故后,变得非常烂,以前他的脾气非常的温和,现在每隔5十秒都会爆粗。也就是说,他的性格被完全改变了,那他还是原来的他吗?

这个玄而又玄德问题,看得连我很困惑,干脆转台,去看MIT的算法导论;

以前也学过算法导论,那时候的情况是:脑袋装不进东西,枯燥;

但是,看完算法导论的第一个课时的时候,我居然会用公式推导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以前算时间复杂度只是简单的多少次嵌套就是多少的n次幂),居然懂得了这个计算的原理

主要思想就是:抓住主要的key,忽略其他的来自计算机的快慢,环境的好坏干扰,把n算到无穷大,然后再比较;

这里他举了一个插入排序法的例子:

伪代码:

int[n] arr;

loop  i =1   to n

           key = a[i]

           j=i -1

          while  j>0 and arr[j]>key

                 arr[j+1] = arr[j]

                 arr[j] = key

                  j = j-1

 

             开始看这个伪代码,感觉很抽象,但是这位教授,画了个图和举个例子后就完全懂了:

图:

image

          开始arr是这样: 8 2 4  9 3

          从1开始循环: 跟前面的8比较,比8小 插入到8前面

          变成: 2 8 4 9 3

          然后i变成2,就是arr[2] = 4时候,比较前面有序的2 8 插入8前面,变成2 4 8 9 3

          然后如此循环

          突然觉得以前的几大排序算法好像都是就那么回事,太厉害了!

 

posted @ 2011-01-29 21:22  dodohua  阅读(47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