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web开发,到底用em,rem,还是静悄悄的vw?

移动端弹性布局中,字号单位、以及包裹文字的元素宽高单位,到底是用em,rem还是vw?

先说vw和他的兄弟,vh,vmin,vmax。

1vw = 1/100th viewport width

相对于视口的宽度。视口被均分为100单位的vw。

简单来说,如果可视区宽度为300px,高度为200px,那么1vw = 3px,1vh = 2px,1vmin = 2px, 1vmax = 3px。

那么我能用它来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弹出层相对于可视区的左右和垂直居中。

.div1{
    background-color: red;
    width: 60vw; height: 60vh; 
    margin: 20vh auto;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0;
    z-index: 10;
}

比如标题文字和图片的等比缩放。

在网上抄了一个vm和rem搭配使用的@media,期待有项目让我体验下这其中的酸爽。

html {
    font-size: 16px;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375px) {
    html {
        /* iPhone6的375px尺寸作为16px基准,414px正好18px大小, 600 20px */
        font-size: calc(100% + 2 * (100vw - 375px) / 39);
        font-size: calc(16px + 2 * (100vw - 375px) / 39);
    }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414px) {
    html {
        /* 414px-1000px每100像素宽字体增加1px(18px-22px) */
        font-size: calc(112.5% + 4 * (100vw - 414px) / 586);
        font-size: calc(18px + 4 * (100vw - 414px) / 586);
    }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600px) {
    html {
        /* 600px-1000px每100像素宽字体增加1px(20px-24px) */
        font-size: calc(125% + 4 * (100vw - 600px) / 400);
        font-size: calc(20px + 4 * (100vw - 600px) / 400);
    }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1000px) {
    html {
        /* 1000px往后是每100像素0.5px增加 */
        font-size: calc(137.5% + 6 * (100vw - 1000px) / 1000);
        font-size: calc(22px + 6 * (100vw - 1000px) / 1000);
    }
}

 

vw目前兼容性还不够,还有一些浏览器的旧版本不支持。截止到2017.4.2的兼容情况:戳我查看兼容can i use

再看不兼容的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其中UC在中国占了7.38%,这个数字不小。

但是谁知道呢,随着浏览器的旧版本被扫进历史垃圾堆,vw的前途也许会越来越光明。

 

那么到底用哪个设计单位?

个人认为,要根据所在团队的项目布局情况,来选择是否用em还是rem还是vw。

比如我们单位项目一直使用em作为单位,再@import媒体查询来实现移动端web的自适应布局。

一般来讲,很多教程是这样定制em的。(但他们没有告诉你,chrome浏览器最小字号为12px,所以就算设置了10px,也只会按12px来算。所以我打算加了第二行来试试看。)

body{
     font-size: 10px;
-webkit-transform:scale(0.83); //chrome浏览器重置最小字号限制,慎用!用起来有点麻烦~body这个元素的宽度也跟着缩放。所以最好是在某些特殊场合需要的时候用。 }

既然10px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不如设置成20px。反正都是为了方便计算。

嗯,这样我们的1em = 20px。假设有一个div,它的父元素就是body,设置了width = 20em, height = 20em。于是我们有了一个div,宽*高 = 400*400px。

假设我们给div设置了font-size:12px; 那么,它的子元素的1em 就变成了 12px。

当然,这种还是要根据团队项目来确定。比如我们单位是这样的:

body {
    font: 24px/1.5 "Microsoft YaHei";
}

那我如果某天增加其中一个模块的时候,按照font: 20px来写,那肯定会引起混乱。(这事真发生过,不过不是我干的。我只是改得比较烦躁的那个。不由想起一句话:如果你的代码只以通过测试样例为目标,总有人会因此哭笑不得。)

总体来说,配合以下的媒体查询,在不需要改变结构的时候,em还是比较好用的。

@media (min-device-width:377px) and (max-device-width:385px) {
    
    body{font:12px/1.5 "Microsoft Yahei";}
}

@media 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320px){
    body{font:12px/1.5 "Microsoft Yahei";}

    }
/*6*/
@media (min-device-width:320px) and (max-device-width:375px) {
    
    body{font:12px/1.5 "Microsoft Yahei";}
    
}
@media (min-device-width:375px) and (max-device-width:376px) {
    
    body{font:14px/1.5 "Microsoft Yahei";}
    
}

/*6+*/
@media (min-device-width:386px) and (max-device-width:400px) {
    
    body{font:13px/1.5 "Microsoft Yahei";}

}
@media (min-device-width:401px) and (max-device-width:640px) {
    body{font:15px/1.5 "Microsoft Yahei";}    
}

/* @media screen and (min-device-width:481px){} */
/*4 4s*/
/*@media only screen and (device-height:480px) and (-webkit-device-pixel-ratio:2){}*/

/* 5 */
/* @media (device-height:568px) and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2){} */

/* 1222*/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device-width:1079px) and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2.5){
    
    body{font:13px/1.5 "Microsoft Yahei";}}

下面来说说rem。rem这家伙参照html根元素来确定自身大小,无论处在哪个位置,初心不变。

font size of the root element.

可以看出:1rem=1*html元素的font-size。可配合媒介查询或者js动态计算来控制html根元素的font-size。

但是,这么方便的rem,依然有一些缺点。

被滥用的REM:

  1. 基于REM的CSS在Android4.4及5.0部分机型出现布局错乱。比如一行字变成两行。
  2. 雪碧图背景的坑,图标可能会出现错位。
  3. 让用户感到舒适的阅读体验,是因为手持设备屏幕大小而改变的字号和可能模糊毛糙的字体,还是清晰的文字、加载流畅的图片和视频?当一个用户拿着plus这些大块头手机时,他真的是因为喜欢更大号的字吗。
  4. ie8以下不支持rem。(是否考虑ie8用户的体验?个人看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根据产品的目标用户来决定投入。比如IE8的市场份额,IE8在您的目标人群中的占比。)

所以,现在很常见的处理办法,文字用em,需要缩放的边界宽高用rem。

还可以参考淘宝这些常见移动端的源码。淘宝提供的开源的解决方案:https://github.com/amfe/lib-flexible

这里给使用iPhone的用户推荐一款小东西,叫View Source,可以用来查看网页源代码:html,css,javascript。

posted @ 2017-04-07 15:48  kiera  阅读(19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