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命令记录

1、检查网络是否互通

    ping 127.0.0.1 或 telnet 127.0.0.1 8080

2、服务器下查找文件位置

    find / -name 文件名

3、服务器下查看、修改、保存文件

  (1)切换到文件目录:cd 路径

  (2)查看文件:vim 文件名

  (3)输入“i”切换到插入模式,此时可进行文件编辑

  (4)编辑完成,按ESC退出插入模式,返回一般模式(不可编辑)

  (5)一般模式下按shift+“:”,等待输入命令

  (6)常用命令解析:

           :wq  保存并退出当前文件

           :w    仅保存,不退出当前文件

           :q    退出当前文件(在没有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

           :q!   退出当前文件,忽略任何未保存的修改

4、服务器下给用户赋予文件或者文件夹权限(更改文件属组)

(1)chown命令

切换到对应目录,执行命令:chown -R tomcat:tomcat  /data 

(2)chmod命令(更改9个属性)

Linux文件属性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数字,一种是符号。

Linux文件的基本权限就有九个,分别是owner/group/others三种身份各有自己的read/write/execute权限。文件的权限字符为:【-rwxrwxrwx】, 这九个权限是每三个一组!可以使用数字来代表各个权限,各权限的分数对照表如下:

  • r:4
  • w:2
  • x:1

当要设置某一个文件权限为: [-rwxr-x-w-] 时,分数则是:

  • owner = rwx = 4+2+1 = 7
  • group = r-x = 4+0+1 = 5
  • others= -w- = 0+2+0 = 2

所以设定权限的变更时,该文件的权限数字就是752!变更权限的指令chmod的命令为:chmod -R 752 文件或目录。选项与参数:

  • 752: 就是刚刚提到的数字类型的权限属性,为 rwx 属性数值的相加。
  • -R : 进行递归(recursive)的持续变更,即连同次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会变更

5、清空文件内容(切换到对应目录)

cat /dev/null>文件名

6、添加、查看防火墙允许访问端口

添加某个允许端口: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15672/tcp --permanent   (--permanent永久生效,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

删除某端口: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端口/tcp --permanent

重启防火墙使修改生效:firewall-cmd --reload 

查看防火墙允许访问端口:firewall-cmd  --list-all

查看防火墙是否开启:firewall-cmd --state   #running表示开启,notrunning表示关闭

启动防火墙: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允许防火墙开机启动: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禁止防火墙开机启动: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查看某端口是否允许:firewall-cmd --zone=public --query-port=端口/tcp

7、重启nginx

查看nginx进程:netstat -tunlp|grep nginx 或 ps -ef|grep nginx

杀掉进程:kill  -9 25765 或 killall nginx

启动nginx:/usr/local/nginx/sbin/nginx

重启nginx:./nginx -s reload

 

8、.sh没有执行权限

用命令给予权限:chmod a+x run.sh

9、压缩与解压包

压缩包:zip -r MobileBooking.zip MobileBooking/*             #-r表示文件夹目录下的文件夹也一起压缩;MobileBooking.zip为压缩包名;MobileBooking/*表示压缩文件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解压:unzip queue.zip                 #queue.zip为要解压的压缩包

解压:tar -zxvf 压缩文件名.tar.gz  

10、将线程日志存入文件

先切换到对应目录,再执行命令:jstack -l pid > log.txt      #pid为进程id

11、查看linux服务器磁盘空间和占用情况

命令:df -h                    #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12、后台启动nodejs程序

先切换到对应目录,再执行命令:nohup node /u01/YDQH/MobileBooking/app.js & 

13、查看Linux系统目录

命令:ls /

14、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组

命令:ll  或者 ls -l

 图中conf.sh文件的第一个属性用“-”表示,“-”代表该文件是一个文件。在Linux中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详细说明如下:

  • 当为[ d ]则是目录
  • 当为[ - ]则是文件;
  • 若是[ l ]则表示为链接文档(link file);
  • 若是[ b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可供储存的接口设备(可随机存取装置);
  • 若是[ c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串行端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一次性读取装置);
  • 接下来的字符中,以三个为一组,且均为【rwx】 的三个参数的组合。其中,[ r ]代表可读(read)、[ w ]代表可写(write)、[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 注意,这三个权限的位置不会改变,如果没有权限,就会出现减号[ - ]。

    每个文件的属性由左边第一部分的10个字符来确定(如下图)。

    363003_1227493859FdXT

15、文件与目录相关命令

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录 /。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区别:

  • 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写起,如/u01/SBJK;
  • 相对路径:不从根目录/写起,如在目录/u01/BLYJSSB/ApprOneThing/css下要切换到目录/u01/BLYJSSB/ApprOneThing/fonts时,可写成:cd ../fonts,此为相对路径。

列出目录:ls

切换目录:cd  /u01/YDYY

显示当前目录:pwd

创建一个新目录:mkdir test   或  mkdir -m 777 test                 #-m参数直接配置文件的权限

删除一个空目录:rmdir test

复制文件或目录:cp  -i  /u01/SBJK/run.sh   /u01/ZWWG/restart.sh          #-i表示目标档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橙色部分代表所操作的文件;蓝色部分代表目标文件;当前命令表示将run.sh文件复制到ZWWG下并命名为restart.sh

                              cp -rf /opt/new_shenban/ApprApplyWorkPC/* /data/ZWTYSB/      #将ApprApplyWorkPC文件夹下面的所有复制到ZWTYSB文件夹里

移除文件或目录:rm  -i  /u01                                 #-i代表在删除时弹出的是否确认删除提示

移动文件/目录或修改文件/目录名称:mv  文件  目标目录

16、文件内容查看相关命令

从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cat /u01/ZWWG/nohup.out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tac  /u01/ZWWG/nohup.out 

显示文件前几行内容:head -n 1000 /u01/ZWWG/nohup.out                    #-n :后面接数字,代表显示几行。不加参数-n时默认显示前面10行

显示文件后几行内容:tail -n 1000 /u01/ZWWG/nohup.out   或 tail -f  /u01/ZWWG/nohup.out          #-f:持续刷新显示文件内容,需按[ctrl]+c才会停止

 17、查看当前服务器环境所使用的jdk版本

命令:echo $JAVA_HOME 

18、后台启动weblogic

切换到域的bin目录下,停止进程:ps -ef|grep weblogic 查看进程id 并kill掉,执行命令启动:nohup ./startWebLogic.sh & 

19、增加、删除用户

添加用户: useradd -m 用户名

设置密码: passwd 用户名

删除用户: userdel -r 用户名

20、赋予文件夹权限

chown -R weblogic:weblogic /u01     #/u01为文件夹

21、查看系统资源

命令:top

22、切换用户

命令:su weblogic      #weblogic为用户名

23、查看端口是否被占用+查看占用程序

netstat -tunp|grep 9001

ps -ef|grep 进程ID

24、windows查看端口被占用及结束进程

cmd命令模式输入:netstat -ano,找到对应端口的pid;任务管理器中找到对应pid结束进程即可。

25、查看linux版本

 命令:cat /etc/redhat-release 
26、下载文件
命令:sz  文件名
 
27、排查哪个目录下占用内存最多
(1)root用户,去根目录,命令:cd /          #cd ~ 为家目录;cd /为根目录
(2)查询哪个目录下占用内存最多,命令:du -h -x --max-depth=1     #进入占用内存最多的目录,再使用该命令查询对应目录下占用内存最多的文件夹
(3)手动删除对应目录下各个文件夹的日志     #有些应用的日志手动删除不了,需停掉应用才能彻底删除,需注意 

 

posted @ 2019-08-27 17:41  Deng0727  阅读(25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