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一只小卷福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分布式系统架构2:服务发现
这篇文章深入解析了分布式系统中的服务发现机制,涵盖了其基本概念、两种主要模式(客户端发现和服务端发现)、服务注册方式(主动注册与被动注册)及核心流程。文章还列举了常见的服务注册中心框架如Eureka、Consul、Zookeeper等的特点和对比,帮助开发者快速理解和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无论是面试准备还是项目应用,这篇文章都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知识点,是掌握分布式架构的必备指南!

1.概念

服务发现指的是分布式系统中,服务实例动态注册自己的信息到注册中心,其他服务能发现这些实例的位置,实现服务间通信。

为什么需要服务发现?

对于分布式应用来说,服务发现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的。主要目的是让服务实例能相互识别和通信,确保系统在动态扩容、缩容和故障恢复时仍能正常运行。

2.组成

由注册中心和消费者组成

  • 注册中心Service Registry:服务实例将自己的元数据(IP、端口、健康状态等)注册到注册中心。维护一个服务注册表,记录所有可用服务的信息
  • 消费者Consumer:从注册中心获取目标服务的位置信息(服务实例列表),通过负载均衡选择一个实例进行通信。

3.两种发现模式

3.1客户端发现模式

概念:客户端负责确定可用服务的网络位置和请求负责均衡。

过程:客户端查询注册中心获取实例列表,接着客户端用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个可用服务实例发出请求。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etflix OSS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客户端发现模式示例。Netflix Eureka 是一个服务注册中心,它提供了一组用于管理服务实例注册和查询可用实例的 REST API。Netflix Ribbon 是一个 IPC 客户端,可与 Eureka 一起使用,用于在可用服务实例之间使请求负载均衡。

优点:轻量级

缺点:需要客户端实现服务发现逻辑,代码复杂了。

3.2服务端发现模式

过程:客户端通过负载均衡器(如:Nginx或API Gateway)向服务发出请求,负载均衡器查询注册中心获取实例信息,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合适的服务实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AWS Elastic Load Balancer(ELB)是一个服务端发现路由示例

优点:客户端不再关心服务发现的细节,只需要将请求发给负载均衡器

缺点:需要部署负载均衡器,保障高可用

4.注册中心

注册中心的作用是一个包含了服务实例网络位置的数据库。本身需要具备高可用性,通常通过分布式一致性协议(如Raft、Paxos)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比如:Netflix Eureka,它提供了一个用于注册和查询服务实例的 REST API。

服务实例使用 POST 请求注册其网络位置。每隔 30 秒使用 PUT 请求刷新其注册信息。通过使用 HTTP DELETE 请求或实例注册超时来移除注册信息。

客户端可以使用 HTTP GET 请求来检索已注册的服务实例。

其他的注册中心:etcd,Consul,Zookeeper这些,我在后面的文章中学习后再写出来

5.服务注册的方式

5.1 主动注册Self-Registration

过程:服务实例启动后,主动将自己的信息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并通过发送心跳请求来防止注册信息过期。

适用场景:微服务架构中,服务实例与注册中心直接交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 Eureka:
    • Spring Cloud中,服务通过 @EnableEurekaClient 注解实现主动注册。
    • 服务启动时向Eureka Server注册自身的元数据信息(IP、端口、健康状态等)。

优点:实现简单,由服务自己掌握注册逻辑;

缺点:服务代码耦合了注册中心逻辑,增加服务端复杂度,且注册中心故障可能影响服务启动。

5.2被动注册(Third-Party Registration)

又叫第三方注册,原理:服务实例本身不负责注册操作,而是通过外部代理或监控组件检测到服务的状态,当检测到新的可用服务实例时,然后将其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Kubernetes:

  • 使用kubelet定期监测Pod的状态,并将Pod的网络信息注册到Kubernetes的Service中。

优点:服务实例与注册逻辑解耦,服务代码无侵入。适用于现有服务

缺点:依赖第三方组件,注册的实时性较低于主动注册

6. 总结服务发现的核心流程

  • 服务注册:服务启动时向注册中心注册自身的元数据。
  • 心跳检测:服务持续发送健康状态给注册中心,确保可用性。
  • 服务发现:消费者从注册中心获取服务实例信息。
  • 服务调用:消费者选择合适的实例进行调用(客户端负载均衡或服务端负载均衡)。
  • 服务注销:服务关闭时从注册中心注销自己的信息。

7.框架对比

面试过程中可能还会文档服务发现框架的区别,以及选型依据,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框架的内容,这里简单列一下:

服务注册与发现框架 语言支持 一致性 健康检查 配置复杂性 性能 数据持久化 功能丰富度
Eureka Java 弱 支持 简单 高 不支持 中等
Zookeeper 多语言 强 不支持 复杂 中 支持 中等
Consul 多语言 弱 支持 简单 高 支持 高
Etcd 多语言 强 支持 复杂 低 支持 中等
Nacos 多语言 弱 支持 简单 高 支持 高
DNS(K8S) 多语言 高 支持 中等 高 是 高
posted on 2024-12-16 19:31  卷福同学  阅读(403)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