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kao. 100 Days

​ 我第一次对高考产生印象,还是在 7 年前的 「Gaokao. Love. 100Days」,用着 Wine 在 mac 玩着 pc 客户端盗版,一模成绩始终过不去一本线,只能走小涵线的不解。我每天都学习,怎么学习成绩还是不够?后来发现,带着香囊,每天和木馨聊天就能进一本线。令人感叹。

​ 现实世界往往比 galgame 更加乏味与不堪,在国内教育十二年,即便在常人看似最高等级的学府,在学校的快乐似乎也只有初三一年可以给我。当时我们在网课屏幕上回答 “努力的意义”,四年前选项中的 “内心的安宁” 浮现我的心头,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他。现在想来,这是假清高么?我也许就像我的母亲一样,体会着成绩碾压班里别人的快乐,对于学习本身,并没有一个定义。

​ 高中三年在我的眼里,比初中小学要快得多。在我初三毕业时,朋友说 “期待 TA 的高中生活”,我却没有任何的感受与想法。那些班级集体活动,篮球赛、足球赛,仍在令我痛苦着,我不参与,就没有班级荣誉感?那或许是真的没有。我始终冷淡,相信好聚好散,不主动联系过去的同学。班级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临时载体,我没有赋予他们我的情感。

​ 想要 quit,想要逃跑。竞赛赋予了我能力,也给予了我落差与绝望。我只不过从千军万马的战场转移到了独木桥,仅此而已。有人认为爬梯子是快乐的,我在浮塔的高低各处飘荡。在盘旋,在盘旋不知疲倦。这样的意志不久就让我感到了厌倦。人常说 “上了大学什么就都好了”。 上大学的学姐说,上学就是一直被 Judge 的过程,基础教育是被试题 judge,大学就是被老师 judge。这样想或许很悲观,可从普遍理性而论,人生何尝不是 judge?活在一个和其他人在的世界,每个人都习惯于评价他人,给每个人潜移默化地下定义。或许 “内卷” 一词能理性化的刻化应试教育,又或许能刻画某种社会形态,人们身处其中,已经接受这种认知。就像《飞越十三号房》一样,令我不寒而栗的是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态度,而不是杨教授。

​ 我不爱读书,至少不是普遍认知中的 “名著”。读书,是整个世界的人,在任何时代,似乎都会推崇做的事。至今仍是如此吗?小学的时候喜欢读历史小说,比如《纵横十六国》《明朝那些事儿》,我似乎喜欢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一些宏大叙事中的微小细节。至于中学,就几乎没有读任何书了。或许可能是我还没有开卷的勇气,在初三那个寒冷的冬天迫切地读完了《简·爱》,如今也已不记得多少情节。我看过不少小说、电视剧、番剧、游戏,他们或许才是真正影响了我的人格。

​ 离我的高考也只有 100 天了,在平淡中也会感到一丝诧异。昨天是高考听口考试。作为一个历经磨难的旁观者,在亲临阵前,或许也有动摇吧。考试前要在备考室关 1h 不给喝水,无疑是不合理的。我在听考试须知的时候睡大觉,上厕所,也许只是我排解紧张的方式。我仍是一个俗人。

​ 我似乎一直尝试放大可能性,尊重可能性。即使客观题感觉都想对了,我还是认为不能保证我点对选项,输入对单词,我认为 100 % 正确率或者近似是保证不了了

​ 我尝尝望洋兴叹,应试教育,那么多人看似已经付出了自己的所有,最终却获得了自身认为不对等的回报。在中国,努力学说简直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高二之前的我,在自我怀疑中度过。现在的我尝尝抱着这样一个态度:摒弃 “努力” 说,我认为理论上,学习应试教育全部内容需要的时间非常少,只需要有对应的途径和道路,就有 match 它的 judge。因为大部分大考和平时的训练是不对称的。这种理论,却在很多时候也会崩塌,我感受不到我进步在了何处,也许我该相信潜移默化吗?

—— 未完待续

posted @ 2023-02-26 23:25  DMoRanSky  阅读(424)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