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的心路历程_李孟_新浪博客

 本文引用https://www.oschina.net/question/2680454_2199260#tags_nav

回顾下前端发展趋势

表格布局与内联样式满天飞

最开始的web前端,都是使用table来进行布局,还有大量的内联样式,伴随着DIV+CSS布局的流行,表格布局被淘汰。现在table只是用来展示数据。

jquery一统江湖

国外有大神受够了要兼容各种浏览器,于是写了jquery来解决这些问题,随着jquery的流行,慢慢的兼容性不再是困扰前端开发的主要问题。然后随之jquery的生态圈开始完善,jquery和jquery插件接管了web前端开发的一切。

HTML5和CSS3

便随着HTML5和CSS3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仿佛让前端开发看到了前端大一统的曙光,引领前端进入一波学习H5的高潮,这个时候随便面试下,都要问你会不会H5,其实呢,他们的网站根本用不到H5。

MV**框架革命

便随着浏览器的更新,IE逐渐被淘汰,兼容性不再是问题,大神们不在只满足于操作DOM,于是又在操作DOM上又进行了封装,于是乎各种MV,MVVM...框架开始流行。

前端组件化深入人心

React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前端组件化的发展,各种React组件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这个时候,以前的前端的各种代码,还都是可以用的,比如jquery插件可以在React使用,只是使用方式非常的蛋疼,React也不推荐这样用。

前端大厂化?

React-Native的出现,让前端在不了解Android和iOS原生组件具体实现的情况下,可以调用原生组件。然后阿里WEEX也开源了,号称WEEX是 A framework for building Mobile cross-platform UI。然后,接下来是微信的这个微信小应用。原理和实现方式大家都是类似的,但是关键是一套代码不能在三个生态里面同时兼容,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感觉随着前端的发展,估计稍微大点的大厂都会搞自己的前端生态,按照自己制定好的规则去搞一套类似WEEX或者微信应用号的东西出来,让后让其他人去使用。这感觉是作死的节奏啊?NO ZUO NO DIE,NO TRY NO HIGH!

个人感受

当时最开始选择从事前端,看中的是前端简单,所见即所得,一个jquery和jquery插件就能搞定一切了。

而现在呢?现在已经远远不能了!ES6的到来也让原先简单的JS变得复杂起来。React虽然开启了组件化的快车,但是内部状态的管理也变得复杂起来,所以才有了Flux,ReFlux,Redux,Mobx各种状态管理的框架(Mobx官方宣传自己不是react状态管理框架,只是拿来管理状态)。

到前不久稍微踩坑了WEEX,也发现前端要学的东西很多,然后发现发现踩不完坑,弃之。再到现在这个微信小应用,估计前端又得踩不少坑了。可怕的是造了这么多轮子,不知道这些轮子将来的结局怎么样。

反正WEEX刚出来呢,还挺好的,现在呢?不温不火!不知道作为微信的老对手,支付宝会不会也搞个支付宝应用号,然后用weex来开发?总感觉前端的新技术就是各种推翻以前的思想,然后重新来过。最后,还是苦了默默写代码的前端狗。

前端,想说爱你不容易。 

结束语

套用狄更斯的一句话:前端正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本文观点纯属个人见解,如有错误,请指正,如不认同,请轻喷。
本人觉得上述,这个哥们写的不错
 

posted @ 2016-09-29 18:11  Dlimeng  阅读(7)  评论(0)    收藏  举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