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结构分层

前言

现在项目架构,分为按功能分层 or 按业务分层!
推荐的架构方式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团队经验和未来扩展计划。以下是两种架构方式的详细对比和推荐建议!

传统按功能分层(按技术职责分层)

结构示例:

com.example.demo
 ├── controller  // 表现层
 ├── service    // 业务逻辑层
 ├── repository // 数据访问层
 └── model      // 数据模型层

优点:

  1. 简单直观:结构清晰,容易理解和上手,适合新手和小型团队。
  2. 技术职责明确:每一层都有明确的技术职责,便于维护和扩展。
  3. 工具友好:大多数 IDE 和构建工具(如 IntelliJ IDEA、Eclipse、Maven、Gradle)都默认支持这种结构。
  4. 适合快速开发:适合快速迭代和小规模项目,能够快速搭建原型。

缺点:

  1. 层内膨胀:随着项目规模增大,每个层内的代码会越来越多,导致查找和维护困难。
  2. 跨层耦合:不同业务模块的代码可能会在同一个层内耦合,导致修改一处影响多处。
  3. 不利于微服务拆分:如果未来需要将项目拆分为微服务,这种结构会增加拆分的难度。

按业务分层(DDD 领域驱动设计)

结构示例:

com.example.demo
 ├── user
 │   ├── UserController.java
 │   ├── UserService.java
 │   └── User.java
 ├── order
 │   ├── OrderController.java
 │   ├── OrderService.java
 │   └── Order.java
 └── ...

优点:

  1. 高内聚、低耦合:每个业务模块的代码集中在一起,便于维护和扩展。
  2. 领域驱动设计:更贴近业务逻辑,符合 DDD(领域驱动设计)思想,适合复杂业务系统。
  3. 易于扩展:新增业务模块时,只需在相应模块下添加代码,结构清晰。
  4. 利于微服务拆分:未来如果需要将项目拆分为微服务,这种结构可以很容易地将每个模块独立出来。

缺点:

  1. 学习曲线高:需要团队成员对 DDD 有一定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2. 初期设计成本高:需要在项目初期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适合有经验的团队。
  3. 目录结构稍深:目录层级可能稍深,但现代 IDE 支持折叠和快速导航,影响不大。

推荐建议

小项目 / 快速开发

  • 推荐:传统按功能分层
  • 理由:简单直观,快速上手,适合快速迭代和小规模项目。

中大型项目 / 复杂业务系统

  • 推荐:按业务分层(DDD)
  • 理由:高内聚、低耦合,易于维护和扩展,适合复杂业务系统和多人协作。

项目演进路径

  1. 初期(小项目):使用传统按功能分层,快速搭建原型和 MVP。
  2. 中期(项目规模增大):当项目规模增大、业务模块增多时,逐步演进为按业务分层。可以先从核心业务模块开始,逐步重构。
  3. 长期(复杂系统):完全采用按业务分层,结合 DDD 思想,优化系统架构。

总结

项目规模 推荐架构 优点 缺点
小项目 / 快速开发 传统按功能分层 简单直观,快速上手 层内膨胀,跨层耦合
中大型项目 / 复杂业务系统 按业务分层(DDD) 高内聚、低耦合,易于扩展 学习曲线高,初期设计成本高

一句话记忆

  • 小项目:先按功能分层,快速搭建。
  • 大项目:按业务分层,高内聚、低耦合,利于扩展和维护。
posted @ 2025-09-02 19:16  丁少华  阅读(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