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和UDP

IP数据包结构

------------------------------------------------0--------------------------------------------------------------------------16----------------------------------------------------------------------------------------------32

版本  首长 服务类型 总长度
标识 标志 段偏移量
生存时间 协议 首效验和
源IP地址
目标IP地址
可选选项
用户数据

 

版本类型: ipv4,ipv6。

首步长:  记录版本到可选选项的长度。

服务类型:记录传输特性,(低延迟,高流量,可靠性,低成本)。

总长度: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

标识:用于数据过长的情况下,分片传送,有序性

标志:记录是否分片(保留位,不分片位,更多分片位)

段位移:在分片的时候记录分片在原始数据包的位置。

生存时间:记录IP包最多经过几个路由。

协议:ICMP(ping),TCP,UDP

首选校验和:校验数据是否正确

可选选项:一般不使用该字段,该字段的值以32bit为单位,不足时以0补充。

 

TCP数据包结构

(用户数据)

端口源             目标端口
序号(SEQ)
确认号(ACK)
首部长度 保留

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

                                                                                                                                                                                                                                                                   窗口大小

校验和 紧急指针
选项
数据

 

序号:TCP通信过程中传输方向上的字节流的字节编号,

确认号:对方发过来的报文序号值 +1

首部长度:记录TCP首都长度。

URG:紧急指针是否有效

ACK:表示确认好是否有效(确认报文段)

PSH:提示立即读走数据,为后续数据让出空间

SYN:表示建立一个连接(同步报文段)

FIN:表示告知对方本端口要关闭了。

窗口大小:告诉对方我们一次性能容纳多少数据

校验和:校验数据是否准确

紧急指针:它和序号字段的值相加表示最后一个紧急数据的下一字节的序号,和URG配合并指向紧急数据

选项:最多40字节的数据信息

数据: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

 

UDP数据包结构

源端口 目的端口
报文长度 效验和
 

三次握手(SNY),四次挥手(FIN)。

posted @ 2020-08-04 09:32  _年少无知  阅读(13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