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动驾驶的分级:L0、L1、L2、L3、L4、L5

相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281493472406727&wfr=spider&for=pc




L0,就是完全没有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可以理解为所有的非电动车均为L0,也就是说传统汽车没有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的都是L0。


L1,增加了一点的辅助功能,如:应急刹车、自动巡航,等等,该级别已经需要人对车进行完全的操控,只不过对于一些特定的情况可以减少驾驶员的精力花费或提供紧急的避险处置,该级别要求驾驶员全程保持对车辆的完全操控,驾驶员的手、脚、眼睛必须全部在线,只不过不需要像L0那样费神罢了。


L2,在一些情况下汽车可以脱离驾驶员的操控,但是驾驶员必须随时在线,也就是说该级别下驾驶员的手和脚可以不在线,都是眼睛必须随时在线,以应对自动驾驶过程中危险环境的突然报警,此时驾驶员必须可以立即接管汽车的控制权(手、脚立即在线),也就是说该种级别可以释放驾驶员的手、脚,但是无法释放驾驶员的眼睛,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可以手脚离开控制,但眼睛必须随时在线顶着前方以便危险环境下立即接管汽车控制权。


L3,在一些情况下汽车可以有完全的自主操控性,此时驾驶员的手、脚、眼睛可以全部不在线,当遇到危险情况时再将汽车控制权交给驾驶员;L3级与L2级最大的区别在于危险环境下驾驶员接管控制权的安全时间不同,L2级要求危险环境下驾驶员必须随时接管控制权,L3级要求一定时间内驾驶员必须接管控制权(如17秒,500米的驾驶距离),因此L2级只允许驾驶员手、脚不在线,L3级可以允许驾驶员手、脚、眼睛均不在线。实践中一般L3级指在高速路段、人流较少和遮挡物较少的城市路段中驾驶员手、脚、眼睛可以完全不在线。


L0、L1、L2、L3级别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必须有驾驶员。


L4,指在特定道路下完全不需要驾驶员,L5是指在所有路段下均可以完全不需要驾驶员操纵。L4和L5都是指完全不需要驾驶员的情况,也就是说驾驶位是空的这种情况,L4和L5的区别在于L4是需要限制在特定路线下的,很多自动驾驶工作在工业园区设置的自动接送员工的无人车,小区里面的自动送快递的小车,工矿场景下的自动拉煤的货车,美国的一些城市的特定路线的自动出租车,等等。


目前,L5级别依旧属于概念阶段,尚无技术上的突破,并且短时间内也极大可能不会实现;L4级别已经被广泛使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目前依旧处于L2级别。


L2和L3之间最为相似,也最为难区分,不过其区分的重点在于驾驶员接管的最低时间,L2要求驾驶员随时能接管,因此L2级可以允许驾驶员手、脚脱离控制但是眼睛必须随时在线,L3级允许驾驶员手、脚、眼睛不在线,但是人必须随时在线,以便汽车运行到特定路况下驾驶员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如:17秒内)完全接管汽车的控制权。


特斯拉之所以还在L2级,以及为什么很少见L3级的自动驾驶(几乎没有哪家公司的车可以在技术上完全符合L3级,除非是宣传中的用语),其主要原因是L2级及以下往往可以不使用雷达传感器或者少用雷达传感器而基本依靠视觉传感器(摄像机拍照),并且可以较少的使用和依赖高清地图,而实现L4级目前只有使用大量的雷达传感器才可以实现(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虽然不断提升性能但是目前依旧没有实现技术突破),因此则出现了L3级别的一个近似的空挡存在,毕竟不太使用雷达和高清地图的都在L2以下,而使用雷达和高清地图的都可以到L4以上。


各公司L3级更像是使用高清地图和高精雷达后的一种技术宣传,往往该级别要求在L3级别出现事故时责任主体为汽车制造商而不是驾驶人员,并且L3级别往往会指定特定路段,也就是说某一辆有着L3牌照的汽车只有在指定的路段(甚至是指定的时间段下)才是成立的,如果这辆有着L3牌照(目前只有测试牌照而无正式牌照)的汽车在非指定的路段(或时间段)下行驶那么就会自动被认为是L2级;因此L3级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也或者是一种特定环境下责任主体的划分规则,当然,目前所有的L3宣传其实更多的是为说明该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已超越常见的L2,但是依旧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L3。


重点:

一辆有着L3测试牌照的汽车只有在指定的路段(甚至是指定的时间段下)才是成立的,如果这辆有着L3测试牌照的汽车在非指定的路段(或时间段)下行驶那么就会自动被认为是L2级。现在世界上尚无L3级别的车辆,如果L3级别的正式牌照在2024年可以实现正式下发,那么在正式的使用场景下只要在汽车厂商承诺的时间内(如:报警要求驾驶员接管驾驶权限的10秒)出现事故那么责任主体就在汽车厂商。


目前在法律意义上依旧没有L3级的汽车,但是目前各国已经开始发放L3级的测试牌照。



posted on 2024-03-29 17:35  Angry_Panda  阅读(2564)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