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思磋文轩

学问之道贵能下人求告为善,赡才之径假人所长补已之短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这是两年前一位同学告诉我的一次生病经历。他说:“去年我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浑身无力,吃喝拉撒都要靠别人照顾。此时,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和朋友一起谈笑风生,在大街上大步流星地走,洗个痛快的热水澡,这些平常轻而易举的事都变成了一种奢望。特别是病危的那几天,自己拼命去追逐黑夜荒原上的一缕光亮,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活下去,活下去!此时对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只要活着,活着就是一切!”鲜活的生命,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来说,或许还不能时时觉察到它的绝对宝贵性,只有在将要失去它的时候,才会产生无限的渴望与留恋!是的,“活着就是一切”。对于个人而言,我们的一切,包括人生的意义与幸福,都要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对于国家来说,为人民谋利益所做的一切,都要首先以保障人民的“生存权”为前提。因此,在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当有生命文化作为奠基石。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两个部分。生命科学是研究人的自然生命,而生命文化则是以研究生命意义为核心,以增强人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关怀,提高人们的生命价值、生命质量和生命尊严为宗旨的。生命文化包括个体的生命文化和社会的生命文化。个体的生命文化以健全人格为基石,它的价值标准为真、善、美、爱;社会的生命文化是以社会和谐为基础,它的价值标准是“以人为本”的自由、平等、正义。当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迫切需要加强的是生命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强的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缺乏的恰恰是生命文化;而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又是扼杀生命文化的,这点多思自明,无须赘述。另一方面,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所释放的“金钱欲”又冲击着生命文化,使得这一基础文化建设显得十分艰难。
   
        我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初创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人们压抑已久的金钱欲释放了出来,这固然成为激励人们创造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一种历史性进步,但也引起了种种阶段性的不良后果,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对于生命文化的践踏。在市场经济中,一股“资本无道德,财富非论理,为富可不仁”的经济理论与商业实践的暗流涌动,正在不断销蚀着生命文化。有的企业虐待劳工、超低工资、无福利保障的做法已成常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讨薪无着、失却基本生存条件的现象并不鲜见,生产环境恶劣、事故灾难频发甚至让员工逃生无门的情况也时有所闻。更有甚者,某些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竟以各种名义向被他们监管的煤矿企业筹要资金盖楼买车,而把矿工们的生命安危抛之九霄云外。在商品产销与服务领域,假冒伪劣及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商品层出不穷,健身变伤身、美容变毁容的事件屡有发生;就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少数医院,也出现了为钱财而硬把健康人当作患病者来医治的恶行。凡此种种现状,当然可以从管理、制度等方面找出许多具体原因,但追根溯源,还是生命文化尚付阙如。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命文化建设的同步前行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必须引起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这种建设也是不容松懈的。成功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把自己的巨大财富捐给社会以促进公益事业;有着美丽天使之称的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晚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和发言人,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孟加拉等许多国家,他们都不是靠制度的引导或逼迫,而是靠这种生命文化长久沐浴所滋生的爱心。由此可见,先进制度与先进文化的和合,正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需。
   
        生命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生命教育,应当从青少年抓起。一个生命来到世间,并不自然就具备生命意识。儿童就不必说了,他们还缺少自我意识的能力。一些少年和青年,他们往往也缺少生命意识。对鲜活的自身生命与别人生命,他们还未有意识地进行观照与深思,不大了解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宝贵,生命的脆弱,生命的责任。有一个后来成为某心理热线的女主持人,她在上初中时成绩非常突出,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次她说错了一句话,受到老师批评,并让她请父母到学校来。以前她也曾经带家长去过学校,但都是因老师要表扬她。这次她无论如何也不想带,不愿让爸爸妈妈丢脸。回到家以后,爸妈就在隔壁,但她怎么也不敢说。于是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她就做出了自杀的决定,深夜时从8楼跳了下去。不过幸运的她居然没有死,受伤的身体在地上整整躺了7个小时。直到早上8点,才被一位晨炼的老人发现救起。后来当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愚蠢的举动时,她十分后悔地说:“是我把问题看得太严重,把结果想得太简单。”是啊,仅仅是一句批评话,孩子们却把它极度放大,而把轻率处置生命的后果想得太简单。这种糊涂生命意识的结局是什么呢?整个家庭全变了,她自己的生命也变样了。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事例,但现实中还不仅仅是这样一起啊!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身亡,有8个人自杀未遂,每年一共有28.7万人自杀死亡;在15岁—35岁的人群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每一个自杀的人周围有非常多的人受到影响,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虽然生命意识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但这仅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年龄的增长与生命意识的增强不一定成正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人老大不小了,对生命的题中应有之义还懵懵懂懂,对自己的生命乃至别人的生命,都缺乏足够的珍惜和关爱。如不时会见到这样的报道与场景:当有人要跳楼自尽的时候,在围观的人群中有不少人常会发出怂恿的哄笑,甚至有人在现场兜售望远镜,以满足旁观者冷酷的好奇心!

        上列现象提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应当怎样通过多种方式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经常性的生命教育,使大家在这个纷纷扰扰、危机四伏的世界上,尽早树立起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应当纠正当前重视知识教育而轻视智慧教育的倾向,理所当然要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课堂,这正如国务院领导曾指示的那样,“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生命教育可以是一门课程,但它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应当把学校创造成为生命化的校园与生命化的课堂。生命教育还应当与家庭教育结缘,父母责任中必须有生命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实际上家庭的生命教育可以无处不在,关键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中要凝聚有生命教育的意识。还应当健全生命教育的社会网络,使生命教育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教育,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合作。特别是舆论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在内,都要以正面的、积极的、稳妥的方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开展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人们、特别是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生命。应当使生命教育成为贯彻生命发展全过程的终身教育,在联合国所启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中,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基本上是关于价值观的教育,这种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尊重生命。它将使人们懂得,在人类的生命进程中有多种诉求,比如生存、安全、情感、享受、事业成功、人生尊严等等,而其中的生存和安全就像是宝塔的底座,有了它的坚固,宝塔才能拔地而起,节节升高,从而不断强化并终身确立生命意识和科学生命观。
   
        在此,还有必要突出谈一下网络游戏对生命教育乃至生命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在互联网上,网络游戏是一类新兴的特殊产业,它作为信息时代一种较普遍的休闲方式,在短短几年间就把上千万青少年变成“玩家”,把一个个小软件“玩”成数十亿元级的大产业,把一个个看准时机的人推上了富翁宝座。但这个产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特别是对生命文化建设的冲击,往往是生命教育十堂课,不如网游暴力升一级。现实中生命的凋谢,家长的泪眼,媒体的炮轰,都获得了广泛的同情与支持。但网游作为一种产业,在拉动经济发展、提高科技水平方面利大于弊,国家禁止其发展的可能性是不大的。那么如何在该产业发展与生命文化建设两者间寻找平衡甚至是双利呢?关键点还是在于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考虑企业利润的同时,充分兼顾到社会效益。除了通过经济杠杆、限时服务器及将游戏分级等管理手段外,更应在内容更新趋善促智上动脑筋、下功夫。像盛大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推出《学雷峰》、《中华英雄谱》等一些教育益智类游戏产品,这种善莫大矣的举措,将会成为生命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期待在领导型企业的带动下,一些中小企业也能知善而行!
   
        最后,引用“大成”才女王小平在《第二次宣言》中的一段论述作为本文的尾声:“个人的生命,是个人总的最根本利益;人民的生命,是人民总的最根本的利益。无限珍爱生命,是绝对应当的。最珍爱生命是最大的善,最不珍爱生命则是最大的恶。”因此,“教育最宝贵的是生命教育,科学最宝贵的是生命科学,文化最宝贵的是生命文化”!

posted on 2007-02-05 09:32  朱春雷  阅读(75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