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正言若反。
【解释】
        (1)以其无以易之: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它。
          利刀割水,了然无痕。水是老子所推崇的一个近乎拥有无限因应弹性的行为典范。对于水,“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对于水,似乎谁都可以轻易地对它施加影响,但又没有什么人可以真正留下他的影响。它是一个因应万变却又恒守自然的理想典范,也是涵纳污浊却无妨于静澄安久的典范。当它顺势而善下的时候,无坚不摧;当它静定而处下的时候,无物能易之。这使它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是因为它“无以易之”。
        (2)正言若反:“言”有“言谈”、“表述”之义。“正言若反”即“正面的话像是反话”、“确然的言谈让人觉得不以为然”。这是提醒人们不要把合道境地的名状表现看得太笃定,也不要把传道言谈理解得太死板。
【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柔能胜过刚,弱能胜过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
【评析】
        本章再次以水为譬,说明取态柔弱以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老子劝导人君要重积“阴德”以副“阳禄”,要勇于引咎自责,勇于承担社会问题的责任。他认为这样可以像水涵纳污浊却无妨于自身的清静恒常,也无妨于自身顺势泛兮时无坚不摧的能耐一样,无损于王朝事业的强盛恒常。他殷殷告诫统治者要对道作更深入的理解与领会。

posted on 2007-09-04 18:58  代码泪  阅读(1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