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

手机行业的通用溢价模式,皆取决于品牌、产品力、生态粘性以及服务。

锤子的品牌自不必说,发展时间短,积累浅,品牌影响力十分有限。产品力,估计玩机的也都清楚,锤子手机一直伴随品控问题。至于生态粘性,锤子更是木有。服务上,锤子做的也不够好,售后很拉。这就直接导致了锤子手机在销售上,只能让对于罗永浩有认同感的人来买单,而很难找到对产品、品牌有认同感的人来买单。即使有,大部分也是一锤子买卖。锤粉是锤子起家的基础,但是不足以支撑整个锤子公司。所有关于罗永浩相声以及锤科的宣传文章,只是加强了锤粉的认同感,并不能给与锤子公司强有力的支撑,对于更广阔的市场而言,收效甚微。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当产品没有达到足够溢价的时候,公司必须要靠不断的融资去求生存,随着公司估值的不断升高,必须有相应的销量和利润空间去做支持。如果没有相应的销量和利润空间去做支持,融资就会变的非常困难,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品牌和产品就不能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锤科,则是这类恶性循环的典型。

再者,锤科从来没做出过革命性的东西。不要提锤子那几个好用的软件,那只是增强体验,体验是革命性产品的结果,也能为产品锦上添花,但体验本身并不是革命。

锤子各种奇巧淫技的工业设计、远程协助功能、一步等都是不错,但是都是在边边角角上钻牛角尖,而没有解决锤子的基础问题。就如同八角笼,花哨招式再多,但身体基础条件不行,那肯定要被赛场淘汰。

从天生骄傲,到自以为是的傲慢,锤子把过多的溢价寄托在了自己的情怀上,而实际上,除了锤子的一众铁杆粉丝,情怀这种溢价过于虚幻。

太君可能从来没有认真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思考消费者为什么要买自己的产品,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的工业设计要拿来溢价、拟物U要拿来溢价,情怀也要溢价,而在其他手机公司,这些都是绝对硬件配置下的附赠品,而锤子则硬生生把赠品当成了产品力本身。

一个企业,首要的两个问题:一,面向内部的战略配称运营管理。二,面向外部的战略方向掌握。在锤子那里,这些根本没有成形。从营销角度而言,企业的成果是创造新的顾客,而如何针对竞争形势创造顾客,就是战略的方向,一个公司长远合理的战略方向定位,直接决定其产品能否被市场认同。至于营销策略,品牌效应,明星f言,则都是这个战略之下A 的战术手段。锤子的死,是死在了自身内部混乱的管理配称和错误的外部战略定位上,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你再觉得可惜、再觉得委屈,这都是一个客观现实。锤子不死,才是对企业管理和战略定位的侮辱。

posted @ 2025-07-08 19:47  逆向寻安  阅读(1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