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
太多人私信问我关于买房的问题,回答不过来,发个动态说一下吧,都能看到。
- 我的观点谨代表我个人观点。
- 我不是专业人士,所有认识都是局限于我个人认知范围内的认识,所以可能说的不对。
- 个人为个人观点负责,但不为因为这个观点而导致的其他人的个体行为负责。因为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随便看看就好。
首先,我不建议普通人现在进行任何投资性买房。当然,你要是觉得房子对你来说很重要,那就买,这是你自己的事。
从涨跌历史看,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平均跌幅最大的也是东京都核心圈,下跌绝对值是中心城市圈领跑;从历史看,逆城市化是必然发展,在外环会逐步形成城市副中心,生活配套随着大量居民迁移过来也会得到极大发展。
但中国不同。中国未来下跌大概率是中心以外领跑,以前是十套苏北房换一套上海房,现在是四套就能换一套,然而苏北经济还不够上海的零头,且差距越来越大。政府是顾头不顾屁股,盯着那十来个城市压价,其他不管,然后变成了绝大多数地区严重泡沫,极少数城市抢不到房,据我所知徐州至少七八个新楼盘价格马上赶上南京了,搁在五年前谁敢信?
高层应该很清楚这种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非理性上涨所蕴藏的风险,但现在普通手段就是死结,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要是通过通胀来吧,不能贬值太狠,狠了就各种资金全想法子跑了;通过长时间慢慢降房价吧,也不好,因为还是会换钱,甚至跑路;让房价上涨嘛,也很难,因为当前大部分城市房价有大水分,再涨就是无量涨停,没成交量,吸引不到新韭菜入市,因为现在韭菜已经焉了;横盘也不行,因为抛开自住房,如果房价长期横盘、投资的那批人一定会抛售的,因为收益不高(好点的3%,差的1%),而且不少是杠杆投资的,房价不涨20%就是亏。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市场,如果政府狠一点,10年不许卖房,把投资客闷死也行,不过这个会导致新上车的人杠杆绷紧,难以对抗风险,在当前经济下行阶段,比较容易出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眼下最大的风险不是房地产泡沫破裂,所以只能选择继续支持泡沫,毕竟房地产泡沫破裂,受损的仅仅是高位抢房入市的少部分人,但是如果国民的帐户上有太多可以动用的人民币,那就麻烦了。因为经济走低加上货币超发,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营造出一种人民币资产在国内能够保值增值的氛围,那么很多所谓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国民就会选择换汇避险,或者外逃。一旦这种状况发生,除非紧急外汇管制,否则三万多亿的外储几天之内就会被这些年超发的人民币给换光。而外汇管制要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当民众都感到只有买房能赚钱,其他干什么都不靠谱,资金才会洪水一般涌进楼市。
让房价上涨,吸引资本进入,不要换汇向外流,这是保汇率的手段。按揭,也就是让民众把多年的存款和未来的收入都绑定到那一堆钢筋水泥上,这样也就不会余出大量的资金来威胁外汇安全了。
海外的人民币总量加起来没有多少,央行轻轻松松就能对付,但假设国民手里的人民币和央行成为对手盘,那就……你懂的。
进行锁定,最简单的方法无非就是改变上涨趋势,让房价下跌,所以央行一直盯着大数据呢,等存款搬家搬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收紧货币政策,让房价急跌一波,或者先缓跌,之后再急跌一波。市场高位本来购买力本来就已经透支,剩下的不多的有能力接盘的买家也会选择观望,买盘一夜之间就会玩完。只要房子卖不出去,大量投资客无法套现,资金就就锁定。不要信银行的,因为有3成首付在,还有每个月准时的还贷,银行相信你不会选择断供,因为对你而言,断供之后的麻烦,远远超过买房亏损带给你的麻烦,所以不论房价怎么涨,银行都敢借钱给你。
今年急冲冲进入房市的大部分资金,可能都将成为炮灰,几乎不会有套现的机会。这一轮大涨,已经帮助政府消化或者延缓了大量的地方不良债务。卖地财政本身就是无法持续的,房子以高价大量转移到了居民手上之后,以此为基点征收房产税,正是最佳的时机。
那么多人买房子的都想不到这一层吗?当然不是,只是泡沫越吹越大,停不下来了。击鼓传花,看最后谁接盘。现在就是拖字诀,把骤降尽量往后拖。其实骤降是最健康的方式,像日本那样,极速降下 来,把投资客闷死,慢慢就会健康起来,但基于上面的各种原因,政府不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