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支持linux工具 secureCRT Xshell
文件和目录
cd /home #进入根目录下面的home目录 cd home # 进入当前目录下的home目录 cd .. #返回上一层目录 cd ../..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 #返回跟目录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pwd #显示当前路径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a #列出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开头为.的文件)一起列出来
ls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同ll
find文件搜索
find / -name file1 #从 '/' 开始进入根文件系统搜索文件和目录
find / -name "*dispatch*" -print
find / -user user1 #搜索属于用户 'user1' 的文件和目录
find /home/user1 -name *.bin #在目录 '/ home/user1' 中搜索带有'.bin' 结尾的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atime +100 #搜索在过去100天内未被使用过的执行文件
find /usr/bin -type f -mtime -10 #搜索在10天内被创建或者修改过的文件
find / -mtime -n +n
find / -size +50M -size -10M
查看文件内容
cat file1 tac file1
more file1 less file1
head -n file1 tail -n file1
tail -f file1 tail -f error.log
grep * file #在文件中过滤内容 管道符 |
clear/ctrl+L #清屏
vi file1 #查看编辑文件
shift+g #跳到最后一行
ESC+:wq! :q! #保存退出 直接退出
/ #查找
i #编辑
查看日志
tail -200f XX.log #动态显示200行日志文件新增内容
tail -200 XX.log |grep 404 #在后200行显示404的行
grep 'ERROR' test.log #查找test.log文件中包含'ERROR'的行 并显示
grep 'ERROR' test.log | wc -l #返回行数
cat log/test.log |grep "error"
cat test.log | head -n200
cat test.log | tail -n200
mkdir创建和rm删除
mkdir dir1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rm -f file1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空目录'
rm -r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 '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cp 复制
cp file1 file2 file3 dir
cp -a file1 file2 #连同文件的所有特性把文件file1复制成文件file2
cp dir/* .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tmp/dir1 .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cp -r #复制文件夹
mv 移动文件 目录或更名
mv -f #直接覆盖
mv file1 file2 #把文件file1重命名为file2
mv file1 file2 dir #把文件file1、file2移动到目录dir中
文
防火墙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rt/stop firewalld #开启 关闭防火墙
iptables -L -n
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查看iptables及加网络策略
SVN GIT
svn co +地址 #将文件checkout到本地目录
svn up #更新
svn info #查看路径版本信息
git co +地址
git pull #更新拉取
7、
6
ps
ps aux #查看系统所有的进程数据 ps ax #查看不与terminal有关的所有进程 ps -lA #查看系统所有的进程数据 ps axjf #查看连同一部分进程树状态
ps -ef #查看正在进行的程序
docker容器
docker ps #查看容器
docker ps -a #查看所有容器(包括未在线)
system start docker #启动docker
docker start 容器名 #启动该容器
docker exec -it 容器名/id bash #进入该容器
docker inspect 容器id #查看外挂地址
docker rename 原容器名 现容器名 #修改容器名称
docker cp 文件 容器id:目录 #往容器内复制文件
java
jps #查看java进程 仅限当前用户
jps -l #查看完整包名和路径
远程 传输
ssh root@ip #ssh跳板机 加密
telent IP/域名 #明文传输 可用于检查远程http服务 ssh是否启动 (telnet IP/域名 端口)
ping ip
ftp
ALt+p (crt命令)
lls (本地服务器命令)
sftp root@ip
本地-》服 put -r 文件夹
put | | 文件 文件名
服-》本地 get
YUM 软件包升级器 - (Fedora, RedHat及类似系统)
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下载并安装一个rpm包
yum localinstall package_name.rpm #将安装一个rpm包,使用你自己的软件仓库为你解决所有依赖关系
yum update package_name.rpm #更新当前系统中所有安装的rpm包
yum update package_name #更新一个rpm包
yum remove package_name #删除一个rpm包
yum list #列出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包
yum search package_name #在rpm仓库中搜寻软件包
yum clean packages #清理rpm缓存删除下载的包
yum clean headers #删除所有头文件
yum clean all 3删除所有缓存的包和头文件
系统信息
date #显示系统日期
date -s '2022-02-15 11:12:00' #修改系统时间年月日时分秒 top #查看目前程序执行情况和内存使用 ps -ef|grep tomcat #查看tomcat进程号
ps aux|grep #查看进程号和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 kill -9 PID #杀死进程 netstat -anp |grep 8443 #查看端口号 、进程号 an按顺序输出 p正在调用 shutdown startup ping #检查网络是否通
查看磁盘空间
磁盘分区 df -h
目录 du -h
du -sk * | sort -rn
查看内存 free -m
free -g
free -h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du -sh * #查看当前路径下的文件大小
top cat /proc/meminfo
系
用户和群组
groupadd group_name #创建一个新用户组 groupdel group_name #删除一个用户组 groupmod -n new_group_name old_group_name #重命名一个用户组 Useradd user1 #创建user1用户 Passwd user1 #设置user1的密码 passwd user1 #修改一个用户的口令 (只允许root执行) passwd –a user1 group_name #把用户user1添加到group_name用户组
权限
ls -ln#显示权限 chmod -R 777 chmod +x * #给所有用户放开权限
chown -R user1:/data/elasticstarch
文件所有者/创建者 所有者所在的组 其他用户
read 4 write 2 execute 1
压缩和解压
压缩tar -crvf file.tar.gz file 解压tar -xrvf file.tar.gz
tar -zxvf 解压gzip
-zcvf 打包
-c 建立归档/压缩
-x 解归档/解压
-z 有gzip属性的压缩文件
-v 显示所有过程
-f 使用档案名字,必须项,最后一个参数,接文件名
压缩zip -r test.zip file1 file2 dir1
解压unzip test.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