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arm 命令,硬盘状态检测

 首先了解一下hdparm有哪些参数:
   
    -a<快取分区> 设定读取文件时,预先存入块区的分区数,若不加上<快取分区>选项,则显示目前的设定。 

  -A<0或1> 启动或关闭读取文件时的快取功能。
   
    -c<I/O模式> 设定IDE32位I/O模式。
   
    -C 检测IDE硬盘的电源管理模式。
   
    -d<0或1> 设定磁盘的DMA模式。
   
    -f 将内存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硬盘,并清楚缓冲区。
   
    -g 显示硬盘的磁轨,磁头,磁区等参数。
   
    -h 显示帮助。
   
    -i 显示硬盘的硬件规格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开机时由硬盘本身所提供。
   
    -I 直接读取硬盘所提供的硬件规格信息。
   
    -k<0或1> 重设硬盘时,保留-dmu参数的设定。
   
    -K<0或1> 重设硬盘时,保留-APSWXZ参数的设定。
   
    -m<磁区数> 设定硬盘多重分区存取的分区数。
   
    -n<0或1> 忽略硬盘写入时所发生的错误。
   
    -p<PIO模式> 设定硬盘的PIO模式。
   
    -P<磁区数> 设定硬盘内部快取的分区数。
   
    -q 在执行后续的参数时,不在屏幕上显示任何信息。
   
    -r<0或1> 设定硬盘的读写模式。
   
    -S<时间> 设定硬盘进入省电模式前的等待时间。
   
    -t 评估硬盘的读取效率。

    -T 评估硬盘快取的读取效率。


    -u<0或1> 在硬盘存取时,允许其他中断要求同时执行。  -v 显示硬盘的相关设定。
   
    -W<0或1> 设定硬盘的写入快取。  -X<传输模式> 设定硬盘的传输模式。
   
    -y 使IDE硬盘进入省电模式。  -Y 使IDE硬盘进入睡眠模式。
   
    -Z 关闭某些Seagate硬盘的自动省电功能。
   
    可以看到参数-t和-T是可以评估硬盘的读取速率的!
   
    首先在使用这个命令之前要了解自己的硬盘接口是什么类型的,刚开始了解这个命令时,

    就按照书上说的格式生搬硬套 结果就闹了笑话,hdparm -Tt /dev/hda(错误出现了:mini@mini-ThinkPad-T420:/$ hdparm -Tt /dev/hda
   
    /dev/hda: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就是做问题不求甚解惹得祸,linux系统里对

   于IDE接口的硬盘在/dev目录下挂载的名称为hdxxxxx,但是对于时下流行的sata接口的硬盘挂载的名称sda.一般来说感觉现在IDE硬盘b
   
    已经不是很常见了!
   
    hdparm -Tt /dev/sda
   
    /dev/sda:
   
    Timing cached reads:   5578 MB in  2.00 seconds = 2790.15 MB/sec
   
    Timing buffered disk reads: 292 MB in  3.01 seconds =  96.90 MB/sec
   
    第一行显示的为硬盘cache的读写速率,速度较快!
   
    此外执行hdparm命令是需要root权限的!

posted @ 2013-10-28 11:25  总是TMD后知后觉  阅读(106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