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医学三字经白话解》之气喘

1、喘促证,治分门。气急而上奔,宜分别而治之。

鲁莽辈,只贞元。贞元饮(熟地黄21~60克 炙甘草​3~9克 当归​6~9克)是治血虚而气无所附,以此饮济之、缓之。方中熟地、当归之润,所以济之。甘草之甘,所以缓之。常服调养之剂,非急救之剂。

今医遇元气欲脱上奔之证,每用此饮,以速其危,良可浩叹。

阴霾盛,龙雷奔。喘症多属饮病。饮为阴邪,非离照当空,群阴焉能退避。若地黄之类,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而龙雷之火,愈因以奔腾。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降肺不用中气药,因湿气填塞,已成有形之物。用补中药,反助其填塞之性。

2、喘促证:指呼吸迫促的临床症状。作为一个症状喘促可以出现许多外感、内伤疾病的过程中,当喘促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即称为喘证。喘证的成因与外邪袭肺、水饮痰热内蓄、肺肾亏损有关。

3、临床以实喘、虚喘、外感、内伤分类辩证。

4、实喘者,痰饮援。葶苈饮,十枣汤。

4.1肺气实而气路闭塞为喘者,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4.2咳嗽气喘,心下停饮,两胁痛满者,以十枣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主治肺中水饮壅塞,胸满喘咳,一身面目浮肿。方中葶苈子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经。功能泻肺定喘,行水消肿。主治痰涎壅肺,咳嗽气喘,面目浮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等病症。入煎剂内服常用量3~9克。大枣甘平,入脾经。功能补脾健胃,养营安神,缓和药性。主治脾胃虚弱,气虚不足,倦怠乏力,妇人脏躁等病症。入煎剂内服3~10枚。《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浓,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大明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澼气。”

大枣甘缓补中,补脾养心,缓和药性;葶苈子苦寒沉降,泻肺气而利水,祛痰定喘。二药合用,以大枣之甘缓,缓葶苈子性急泻肺下降之势,防其泻力太过,共奏泻痰行水、下气平喘之功。

主治痰涎壅滞,肺气闭阻,咳嗽痰喘,喉中有痰声如曳锯状,甚则咳逆上气不得卧,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可用于治疗肺痈、痰喘、胸胀、浮肿、鼻塞、流涕等疾病,尤其对咳嗽痰多、咳痰不爽、痰不易出的咳嗽和哮喘,更有立竿见影的显著疗效。

一是配玉屏风散(葶苈子、大枣、白术、黄芪、防风)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阵发性鼻痒,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涕,发病急,消失亦快,患者多为过敏性体质,平素畏寒怕冷,遇风冷则易发作,常伴四肢不温,气短咳嗽,舌淡苔白,脉细弱。此乃为肺脾气虚,邪犯鼻窍,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则外邪乘虚而入,内伤于肺,肺气壅滞,则蓋门不开,清涕流出,浊脓塞于鼻肺之间,故不闻香臭酸辛也。葶苈子入肺经能疏邪通窍止涕,合玉屏风散补脾健脾,则表里两因兼顾并施。

二是配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哮喘。(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过敏性哮喘,乃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或吸入花粉、烟尘等影响了肺气宣降,津液汇聚疾浊内壅,气逆受阻致肺气上逆,主证为咳喘疾鸣,难以平卧,常因闻及异味而加重,舌暗苔白腻,脉滑数。此乃疾浊壅肺,发时攻邪治标,袪痰利气泻肺平喘。葶苈子苦寒,能开泄肺气,具有泻肺逐痰之功,合小青龙温肺化饮,化痰平喘。

三是合荆防四物汤治疗荨麻疹。(荆芥6g,防风3g,生地(酒)15g,当归12g,白芍(酒)9g,川芎3g)荨麻疹是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风疹、隐疹,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失,瘙痒剧烈,四季均可了发生,病机多以肺胃郁热,复感风热寒邪客于肌腠,或夹湿邪滞而不去,留于肌肤而发,日久成血虚风燥。葶苈子入肺经,清泻肺胃之热,疏通瘀滞,临床观察具有脱敏作用,合荆防四物汤疏表袪风,和血止痒,使内湿外达,营卫调和,疹消痒止。

四是配生脉散、防己黄芪汤治疗肺心病。(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肺心病发作时,属本虚标实,病因为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在病程中可形成痰饮瘯等病理产物,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病证。葶苈子袪痰平喘宣肺气,解胸闷,行胸腹积水,小便不利,内含强心甙物质,可以强心利尿,解除肺瘀血,《金匮要略》说:“又治咳逆上气,胸部胀满,喘鸣塞迫,一身面目浮肿,亦是取其泻肺利水之功。”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党参、黄芪、丹参、防风等补肺健脾、活血通脉,因“血不利则为水”。血瘀为肺心病的本质之一,同时针对寒痰、热痰分别给予温化寒痰和清化热疾药物。

五是配苓桂术甘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多种疾病的范畴。临床见动则心慌,气喘或卧床不起,胸闷,乏力,咳嗽,咯痰,或肢体浮肿,尿少,口唇发紫,纳呆,舌质淡暗,苔白滑。病机以虚、瘀、水为特点。一方面久病耗气,气虚症状明显,而气虚运血无力,进一步加重血瘀。“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内阻日久,营津不行凝结为痰,外渗为饮。唐容川谓:“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另一方面,痰饮、水浊停聚,进一步壅塞气机,血脉不畅更加重瘀血,造成恶性循环,葶苈子泻肺利水,化痰消肿,苓桂术甘汤健脾温阳,温化疾饮,佐党参、黄芪、丹参、当归等益气活血,三者合用,标本兼治,使气复水消瘀化,则诸症缓解,疾病自愈。

 葶苈大枣泻肺汤医案:(网络找到)

葶苈子具有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等作用,红枣具有润心肺、养脾胃、通九窍、抗过敏、祛痰止咳等作用,两药组合则是——葶苈大枣泻肺汤。


红枣配伍葶苈子,不仅能增强葶苈子逐痰清肺作用,还能抑制葶苈子苦寒伤胃的副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痈、痰喘、胸胀、浮肿、鼻塞、流涕等疾病,尤其对咳嗽痰多、咳痰不爽、痰不易出的咳嗽和哮喘,更有立竿见影的显著疗效。


然而,因这两味药不值几文钱,用量又不大,医生如给患者开此方,利润则微乎其微,因此,即使患者的病再怎么符合葶苈大枣泻肺汤的症治范畴,也很少有中医给患者开此方,尤其是医院的中医,为了医院的收益,多已养成了开大处方的习惯,对于不值钱的小处方往往都是不屑一顾!


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


上海木子女士,她七岁的女儿因感冒治疗不当引发的咳嗽,西医当成了炎症(气管炎)治疗,使用过多种消炎药和激素,可鼻塞流涕、咽痒咳嗽、胸闷气短的症状却越治越严重,只好去找中医,可门诊上多是些年轻中医,给开的中草药都是大处方,动辄二十几味药,每次五六包,同时还给开些中成药,有清肺化痰的中成药,还有补药、健脾开胃药等,孩子从早到晚要吃很多药,吃得胃口越来越差,可咳嗽还是不断加重,暴咳不停、呼吸困难、晚上难以入睡,只好去找上海著名的中医专家诊治,专家说孩子的病是鼻炎引起的,诊断为支气管炎和过敏性哮喘,开方如下:炙麻黄3炒苍术8生石膏15党參8炒白术8茯苓8生甘草4荆芥8防风8金银花8连翘8杏仁8桔梗8法半夏8黄芩8浙贝8桑白皮8蝉蜕5薄荷5克

药后并不见效,专家又开方如下:炙麻黄4杏仁8生薏米8生甘草6金银花8连翘8法半夏8黄芩8紫菀8炙百部8款冬花8知母8元參8地骨皮8桑白皮8炙杷叶8

药后仍然无效,木子非常着急,便通宵上网寻找方法,碰巧看到了我的文章,就立即联系我,说她女儿患病已有大半年,虽经多方治疗,病情越来越严重,看到女儿受罪的样子,她的心都碎了,求我救救她的女儿,说我的文章让她看到了希望,相信只有我能治好他女儿的病,并说她已经定好车票,准备立即带她女儿来找我诊治。

她详细介绍了孩子以往的治疗情况及目前的症状,说女儿感觉嗓子里气管里全是痰,每天只能咳出一两口黄痰,感觉很多的痰都黏糊在气管里怎么咳也咳不掉,痰鸣音大,呼吸困难,专家说这是宿痰作怪,很难治,无法排干净。

显然,她找的中医专家是个西医化中医,与西医一样都是把咳嗽、哮喘、肺气肿当成炎症来治疗的,第一个处方配伍不合理,其中的苍术、白术、茯苓、桑皮、麻黄合用不利于小孩肾脏的健康发育,易造成肾虚尿频、咳嗽时遗尿、尿床等现象,第二个处方中寒凉药偏多,配伍更不合理,更不对症,两个处方都会抑制和破坏祛痰功能,加重咳嗽、痰阻和鼻塞流涕现象。

无论是西药的消炎药还是中药的消炎药,长期服用都会造成肺寒,都会破坏气管的祛痰功能而促使过敏性体质的形成,小女孩之所以产生这些症状,就是祛痰功能遭到破坏的结果,要想治愈就不能再当炎症治疗,而应以恢复祛痰功能为主,只有恢复了祛痰功能,顽痰才能顺利咳出,咳喘才能痊愈,葶苈大枣泻肺汤具有很好的祛痰作用和修复祛痰功能的作用,所以,我建议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给孩子治疗,不必千里迢迢来东营。


葶苈子18克,淘净沙土,水煮一小时,收干水后臼中捣破;大枣12枚切开去核,水煮半小时,然后加入捣破的葶苈子再煮5分钟,温后服用,一付分四次喝,一天喝两次,可喝两天,先用一付,如果需要可再用一付。并解释葶苈子虽细小但有壳,壳外利水强,壳内利痰强,所以要捣破。

木子接受了我的建议,遵照嘱咐给女儿做了一付药,三天后来信说:“刘老先生:我家孩子吃了您开的药病就好了,痰也没了,真心谢谢您!非常感谢!最后祝您身体健康,福寿无疆!”

 辽宁杨女士,她七岁的儿子因感冒引起的咳嗽已有三年多,起初都是找西医治疗,因为无效才找中医治疗,也找过当地的中医专家、教授,吃过中草药和中成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只好又找西医治疗,但病情依然越治越严重。不得已,只好到网上寻找希望,碰巧看到了我的文章,便立即联系我,说她儿子近一个月来一直发烧,鼻涕多喷嚏多,咳嗽厉害,晚上咳嗽得更厉害,感觉有些很粘的痰紧粘在气管深处咳不上来,咳好一阵子才能咳出一点来,咳出的是泡沫痰,并且头痛头昏、尿尿痛、尿床,专家们的诊断是:支原体感染、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尿道炎等,常年服用的是红霉素、头孢、激素、清开灵等药,身体已非常虚弱。

儿童咳嗽多起因于感冒,长期使用消炎药治疗,容易造成肺肾虚寒而久咳不愈,而红霉素、头孢、胺茶碱和激素等西药对祛痰功能危害非常大,祛痰功能如果被抑制被破坏,痰液就不能顺利清除,咳吐泡沫痰是肺气肿的典型特征,说明杨女士的儿子已经让西医给治成肺气肿了。

 西医专家们用炎症理论做出的诊断并不符合杨女士儿子的疾病本质,按照西医理论治疗只会越治越严重,事实证明,西医把感冒引起的咳嗽、吐痰、气喘、流鼻涕当成炎症是不科学的,是一种违背科学的认识,所以,西医的治疗必然会损害患者的身体,会把原本正常的体质变成过敏性体质,造成过敏性体质越来越普遍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西医滥用消炎药的结果。

杨女士的父亲因心梗放了三个支架,但仍感胸闷气短,她准备带父亲和儿子来找我,我说我虽然会治你儿子的病,却没有行医权,不能随便收治病人,尤其对老年患者更不能随便收治,但可以提供参考意见,建议先做一付葶苈大枣泻肺汤给孩子喝,无效再找我,并嘱咐喝泻肺汤期间不能同时服用其他任何药物。

她按照我的嘱咐,当天就给孩子做好了葶苈大枣泻肺汤,第二天就说孩子咳嗽声音好听多了,咳痰顺畅了,痰阻现象也没有了,说她父亲闻到泻肺汤的气味都感觉呼吸顺畅多了,也想喝,并说孩子仍发烧38度以上,问怎么办。

我建议先喝完一付泻肺汤,恢复了祛痰功能,清除了顽痰,体温就会有所降低,然后可用麻杏八味汤宣肺解表,让体温恢复正常。

本月初,杨女士再次来信表示感谢:“老先生:我儿子今年报名上学了,自从吃了您开的泻肺汤和八味汤,孩子好得很彻底,也就是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用抗生素,也没有再吃任何药物,我代表我全家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您这位世外高人!您的医术太神奇了!”

其实不是医术有多好,而是不考虑金钱只考虑疗效的结果,只有把疗效放在第一位,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痰”,西医指的只是气管分泌的黏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中医对痰的定义则不是单指气管分泌的黏液,所指比较广泛,认为病理性的痰不仅会发生于肺脏和气管,也会发生于其他脏器和身体各处,比如西医讲的滑膜炎形成的积液,造成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血脂凝聚,以及其他病理性的积聚和淤滞,中医都会称之为痰。

葶苈大枣泻肺汤具有降气平喘、利水消肿、破坚逐痰、疏通窍道的功能,既可以用于治疗肺脏之痰,也可以用于治疗心血管之痰。心梗患者闻到本药的气味感到舒服,说明服用本药也会对症,但要取得好的疗效还需要与他药配合。

 

或问曰∶葶苈大枣汤、桔梗汤、桔梗白散,同治肺痈,而异其方,何也?为则答曰∶用桔梗之证,浊唾腥臭,久久吐脓者也。用葶苈之证,浮肿清涕,咳逆喘鸣者也。故因其见证而处方,不为病名所绊,斯为得也。

 

 

青龙辈,撤其藩。此方解表,兼能利水,治内外合邪,以两撤之。

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虚喘者,补而温。虚喘气促,不能接续,脉虚细无力,温补二字宜串看。有以温为补者,有以补为温者,切不可走于贞元一路,留滞痰涎。

 

posted on 2019-03-03 15:57  da熊维京  阅读(86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