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网络必备知识(一)

1.OSI七层模型及数据传输过程

实现两台机器互联,提供了统一的规范,让两台机器使用统一的规范来实现通信,随之发展又可以实现很多台机器的通信。

物理层

实现两台机器互联,机器之间怎么通信?---物理层:提供了可见的物理介质 例如 网线(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基本连接,2.机器之间的通信是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010101二进制 也叫作 电信号 网络里叫做 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

比特流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数据,于是产生了数据链路层,该层主要功能就是对比特流进行处理,进行分组,每8位为一组,形成一个字节,依次按顺序发送数据;2.如何确定这个数据是发给自己的?---定义了一个mac地址;MAC地址:网卡的身份证 是唯一的;用来标识这台机器的物理地址。数据格式----帧

网络层(关键的一层)

A和F要通信,中间隔了不错的发,怎么选择通信最优路?要怎么知道对方MAC地址?于是产生了网络层

网络层定义了一个ARP的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通过IP地址知晓MAC地址;

判断机器是否在同一个子网里面?-----网络层定义了IP协议,来判断发送者与接收者是不是在同一个子网

怎么选择最优路径?--定义了一组协议 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BGP)

传输层

发送数据特比多,单个数据包很大,需要很长时间,网络如果中断了,如何保证重新传输?如何确定数据包是完整的,正确的?这些事情需要传输层来做

1、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封装---TCP协议,UDP协议,一个一个按顺序依次发送;

2、两个应用程序(aQQ---BQQ),怎么确定用的哪个应用程序,---通过定义了端口的概念来实现应用程序的寻找,当数据包到达传输层之后,会有一个端口,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端口去寻找对应的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会话层

1、会话层实现的基本功能是断点续传功能--可以从校验点继续恢复数据进行重传---传大文件时很重要

2、自动收发包的功能,自动寻址的功能

表示层

windows,mac,linux 各种系统之间语法是不一样的--表示层进行翻译,提供公共语言,让不同系统进行通信

应用层

数据包传到应用层仍是字节流,不好识别也不好操作--所以应用层通过定义了各种应用协议(http协议,htts协议,FTP协议,DNS协议,TFTP,SMTP)来规范数据的格式。

 

 

 

 数据传输过程

1、封装

2、解封装

 

posted @ 2022-09-14 16:37  测试小潘  阅读(5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