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2 20175308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实验报告
2018-2019-2-20175308 实验一 《Java开发环境的熟悉》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使用JDk编译、运行简单的Java程序
- 输入cd Code命令进入Code目录
- 输入mkdir 20175308建立实验目录
- ls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 cd 20175308进入实验目录,- mkdir exp1建立第一个实验目录
- cd exp1进入第一个实验目录,- pwd查看当前工作路径
- vim Hello.java编辑Hello.java
- javac -d . Hello.java编译代码
- java Hello运行代码
实验截图:

(二)使用IDEA调试Java程序
- 新建HelloJDB文件,键入如下代码: 
- 单击左侧,在某一行添加断点
- run、- debug调试当前代码
- 如图所示图标为Step Over向下执行一行
  
- 如果要判断循环内部是否有问题产生。我们可以添加条件断点:如图所示,在for循环中添加i为50的断点
  
(三)练习
题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回文数,数从命令行输入,并进行测试
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Huiwe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0;
        int l = 0;
        int sum = 1;
        String str;
        int temp[] = new int[100];
        int t = 1;
        int[] count = new int[100];
        int[] chs = new int[100];
        Scanner reader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你要判断的数字");
        str = reader.nextLine();
        l = str.length();
        for (i = 0; i < str.length(); i++) {
            chs[i] = str.charAt(i);
        }
        for (i = 0; i < l; i++) {
            if (chs[i] < 49 || chs[i] > 57) {
                temp[i] = 0;
            } else temp[i] = 1;
            t *= temp[i];
        }
        if (t == 1) {
            for (i = 0; i < l / 2; i++) {
                if (chs[i] == chs[l - i - 1]) {
                    count[i] = 1;
                } else {
                    count[i] = 0;
                }
                sum *= count[i];
            }
            if (sum == 1)
                System.out.println(str + "是回文数");
            else
                System.out.println(str + "不是回文数");
        }
        else System.out.println("输入含非法字符");
    }
}
运行截图:

思路:
回文数即首尾对称,可以将输入的字符串存储成为一个数组。找到一个轴,比较首尾是否相等,即可判断是否是回文数。
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 在最初始版本的代码中,我简单的编写了一个比较首尾的代码段
for (i = 0; i < l / 2; i++) {
            if (chs[i] == chs[l - i - 1]) {
                System.out.println(str + "是回文数");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tr + "不是回文数");
,在运行中出现以下内容:
解决思路:这种内容的错误是,在for循环中,每比较一位,就打印一遍结果。于是我建立了一个count数组和int型的sum,存储每一位的比较结果,如果相等,计作1,不相等计作0,sum为count数组各位相乘的结果,只要有一位不相等(即count[i]为0),都会使乘法结果为0。通过判断sum值来判断是否是回文数。
- 
补充上问题:在设定int型参数sum后。IDEA标注程序错误 
 解决思路:通过阅读IDEA的提示,提示中有个关键字initialize,判断出因为没有给sum值初始化,给sum初始化值为1后,程序正确
- 
在第二版本的代码中,我发现自己忽略了一种情况,当输入不全为数字时,只要满足回文形式,程序也判断为回文数。而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图片] 
 解决思路:有了上个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如法炮制,建立另一个数组判断每一位是否都是数字,如果有不是数字的字符,就不进行判断回文的步骤。形成最终版本的代码。
三、实验总结与体会
- 在做实验的时候,不但要分析一个程序大的框架思路,即如何实现程序的要求,更要想清可能产生的所有异常情况,将程序不应该存在的边边角角全都🔒死。头脑一定要走在行动前面。
- IDEA一个很好的功能就是在你写程序的同时检测细节上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预备充足的单词量,就可以通过读IDEA的报错马上找到错误的问题所在。
- 通过统计下图,发现需求分析划分时间过短,倒置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在后面步骤花更多时间去发现并解决。再做实验时一定要在需求分析时分配足够的时间。
| 步骤 | 耗时 | 百分比 | 
|---|---|---|
| 需求分析 | 2min | 3% | 
| 设计 | 8min | 11% | 
| 代码实现 | 40min | 54% | 
| 测试 | 13min | 18% | 
| 分析总结 | 10min | 14%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