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磁盘阵列(RAID)
一、磁盘阵列
1.什么是RAID
独立硬盘冗余阵列(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旧称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简称磁盘阵列。利用虚拟化存储技术把多个硬盘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或多个硬盘阵列组,目的为提升性能或数据冗余,或是两者同时提升。RAID 层级不同,数据会以多种模式分散于各个硬盘,RAID 层级的命名会以 RAID 开头并带数字,例如: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7、RAID 01、RAID 10、RAID 50、RAID 60。每种等级都有其理论上的优缺点,不同的等级在两个目标间获取平衡,分别是增加数据可靠性以及增加存储器群)读写性能。
2.RAID功能实现
- 提高IO能力
- 提高耐用性
- 磁盘冗余备份
3.RAID实现方式
- 硬件方式 通过raid卡
- 软件方式 通过raid软件放方式
二、磁盘阵列类型
1. RAID 0
N个硬盘并行组合成一个新的逻辑盘,RAID 0只是单纯的提高读写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高保证,而且其中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想要实现RAID 0磁盘阵列的功能至少要有2块硬盘、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
因为读写时都可以并行处理,所以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 0既没有冗余能力也没有容错能力,如果一块磁盘损坏,所有数据都会丢失。
2. RAID 1
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成本最高,会浪费一块硬盘的磁盘容量,硬盘数必须为双数,读取性能提高,写性能慢,允许一块磁盘损坏不影响数据。
3. RAID 5
一份数据产生N-1个条带(N>=3),同时还有1份校验数据,共N份数据在N块盘上循环均衡存储,N块盘同时读写,读性能很高,但由于有校验机制,写性能不高。最少3块硬盘才能实现RAID 5阵列,可靠性高,允许坏1块硬盘,不影响所有数据。
4. RAID 10
N (偶数,N>=4)块盘两两镜像后,再组合成一个RAID 0。N/2磁盘利用率,N/2块盘同时写入,N块盘同时读,读写性能都高,可靠性高。不能坏同一个RAID1组
二、如何在服务器上制作raid
注意: RAID只能用空盘做,所以一定要在装系统之前做
1.硬件方式 (想建硬件raid 必须看raid卡是否支持和磁盘数量)
当出现Ctrl R 界面是需要进入
如何查看raid卡信息ctrl+n 切换目录界面到properties
创建raid
移动到raid卡
按F2, 选择create V D 按“Enter”
进入创建raid画面tab键切换
选择你需要的raid类别
以raid1为例子,在右侧选择硬盘
使用tab键 选择ok
查看已建立的raid
创建完成后安装系统,同样需要对raid磁盘阵列进行格式化和挂载才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