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博客园
  • 联系
  • 订阅
  • 管理

公告

View Post

Linux一些命令

二、目录操作命令

2.1 目录切换 cd

命令:cd 目录

cd / 切换到根目录
cd /usr 切换到根目录下的usr目录
cd ../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或者 cd ..
cd ~ 切换到home目录
cd - 切换到上次访问的目录

2.2 目录查看 ls [-al]

命令:ls [-al]

ls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ls -a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包括隐藏的文件)
ls -l 或 ll 列表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列表查看,显示更多信息)
ls /dir 查看指定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如:ls /usr

2.3 目录操作【增,删,改,查】

  • 2.3.1 创建目录【增】 mkdir
    命令:mkdir 目录
mkdir aaa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aaa的目录
mkdir /usr/aaa 在指定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aaa的目录
mkdir -p /user/data 创建多级目录
  • 2.3.2 删除目录或文件【删】rm
    命令:rm [-rf] 目录
删除文件:
rm 文件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rm -f 文件 删除当前目录的的文件(不询问)

删除目录:
rm -r aaa 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的aaa目录
rm -rf aaa 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的aaa目录(不询问)

全部删除:
rm -rf *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全部删除
rm -rf /* 【自杀命令!慎用!慎用!慎用!】将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全部删除

注意:rm不仅可以删除目录,也可以删除其他文件或压缩包,为了方便大家的记忆,无论删除任何目录或文件,都直接使用 rm -rf 目录/文件/压缩包
  • 2.3.3 目录修改【改】mv 和 cp

    一、重命名目录
    命令:mv 当前目录 新目录
    例如:mv aaa bbb 将目录aaa改为bbb
    注意:mv的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重命名而且也可以对各种文件,压缩包等进行 重命名的操作
    
    二、剪切目录
    命令:mv 目录名称 目录的新位置
    示例:将/usr/tmp目录下的aaa目录剪切到 /usr目录下面 mv /usr/tmp/aaa /usr
    注意:mv语法不仅可以对目录进行剪切操作,对文件和压缩包等都可执行剪切操作
    
    三、拷贝目录
    命令: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目标位置 -r代表递归
    示例:将/usr/tmp目录下的aaa目录复制到 /usr目录下面 cp /usr/tmp/aaa /usr
    注意:cp命令不仅可以拷贝目录还可以拷贝文件,压缩包等,拷贝文件和压缩包时不 用写-r递归
    
  • 2.3.4 搜索目录【查】find

    命令:find 目录 参数 文件名称
    示例:find /usr/tmp -name 'a*' 查找/usr/tmp目录下的所有以a开头的目录或文件
    

三、文件操作命令

3.1 文件操作【增,删,改,查】

  • 3.1.1 新建文件【增】touch

    命令:touch 文件名
    示例: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名为aa.txt的文件 touch aa.txt
    
  • 3.1.2 删除文件 【删】 rm
    命令:rm -rf 文件名

  • 3.1.3 修改文件【改】 vi或vim

【vi编辑器的3种模式】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查找,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命令行模式下的常用命令:
【1】控制光标移动:↑,↓,j
【2】删除当前行:dd
【3】查找:/字符
【4】进入编辑模式:i o a
【5】进入底行模式::

编辑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编辑模式下常用命令:
【1】ESC 退出编辑模式到命令行模式;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底行模式下常用命令:
【1】退出编辑: :q
【2】强制退出: :q!
【3】保存并退出: :wq

打开文件

命令:vi 文件名
示例:打开当前目录下的aa.txt文件 vi aa.txt 或者 vim aa.txt

注意:使用vi编辑器打开文件后,并不能编辑,因为此时处于命令模式,点击键盘i/a/o进入编辑模式。

编辑文件

使用vi编辑器打开文件后点击按键:i ,a或者o即可进入编辑模式。

i:在光标所在字符前开始插入
a:在光标所在字符后开始插入
o: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另起一新行插入

保存或者取消编辑

保存文件:

第一步:ESC 进入命令行模式
第二步:: 进入底行模式
第三步:wq 保存并退出编辑

取消编辑:

第一步:ESC 进入命令行模式
第二步:: 进入底行模式
第三步:q! 撤销本次修改并退出编辑
  • 3.1.4 文件的查看【查】
文件的查看命令:cat/more/less/tail

cat:看最后一屏

示例:使用cat查看/etc/sudo.conf文件,只能显示最后一屏内容
cat sudo.conf

more:百分比显示

示例:使用more查看/etc/sudo.conf文件,可以显示百分比,回车可以向下一行,空格可以向下一页,q可以退出查看
more sudo.conf

less:翻页查看

示例:使用less查看/etc/sudo.conf文件,可以使用键盘上的PgUp和PgDn向上 和向下翻页,q结束查看
less sudo.conf

tail:指定行数或者动态查看

示例:使用tail -10 查看/etc/sudo.conf文件的后10行,Ctrl+C结束
tail -10 sudo.conf

3.2 权限修改

rwx:r代表可读,w代表可写,x代表该文件是一个可执行文件,如果rwx任意位置变为-则代表不可读或不可写或不可执行文件。

示例:给aaa.txt文件权限改为可执行文件权限,aaa.txt文件的权限是-rw-------

第一位:-就代表是文件,d代表是文件夹
第一段(3位):代表拥有者的权限
第二段(3位):代表拥有者所在的组,组员的权限
第三段(最后3位):代表的是其他用户的权限
421 421 421
rw- --- ---
命令:chmod +x aaa.txt
或者采用8421法
命令:chmod 100 aaa.txt

四、压缩文件操作

4.1 打包和压缩

Windows的压缩文件的扩展名 .zip/.rar
linux中的打包文件:aa.tar
linux中的压缩文件:bb.gz
linux中打包并压缩的文件:.tar.gz

Linux中的打包文件一般是以.tar结尾的,压缩的命令一般是以.gz结尾的。
而一般情况下打包和压缩是一起进行的,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的后缀名一般.tar.gz。

命令:tar -zcvf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的文件
其中:z:调用gzip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c:打包文件
v:显示运行过程
f:指定文件名

示例:打包并压缩/usr/tmp 下的所有文件 压缩后的压缩包指定名称为xxx.tar
tar -zcvf ab.tar aa.txt bb.txt
或:tar -zcvf ab.tar *

4.2 解压

命令:tar [-zxvf] 压缩文件
其中:x:代表解压
示例:将/usr/tmp 下的ab.tar解压到当前目录下


示例:将/usr/tmp 下的ab.tar解压到根目录/usr下
tar -xvf ab.tar -C /usr------C代表指定解压的位置

五、查找命令

5.1 grep

grep命令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

使用实例:
grep hello test.txt  查找test.txt文件中hello内容
grep –i "被查找的字符串" 文件名   查找时不区分大小写
grep -c hello test.txt   统计test.txt中hello内容的行数
cat test.txt |grep hello  cat 打印文件内容,|管道符,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外一个命令的输入
cat filename |grep 关键字 -C10  上面显示关键字的前后10行  -C显示前后多少行
cat filename |grep 关键字 -A10  上面显示关键字的后10行    -A显示后多少行
cat filename |grep 关键字 -B10  上面显示关键字的前10行    -B显示前多少行

grep -r update /etc/acpi   以递归的方式查找。例如,查找指定目录/etc/acpi 及其子目录下所有文件中包含字符串"update"的文件,并打印出该字符串所在行的内容
tail -100f test.log|grep hello  查看最后100行日志记录并查找带有 error 的行


5.2 find

find命令在目录结构中搜索文件,并对搜索结果执行指定的操作。
find 默认搜索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并且不过滤任何结果(也就是返回所有文件),将它们全都显示在屏幕上。

使用实例:
find . -name "*.log" -ls  在当前目录查找以.log结尾的文件,并显示详细信息。 
find /root/ -perm 600   查找/root/目录下权限为600的文件 
find . -type f -name "*.log"  查找当目录,以.log结尾的普通文件 
find . -type d | sort   查找当前所有目录并排序 
find . -size +100M  查找当前目录大于100M的文件

5.3 locate

locate 让使用者可以很快速的搜寻某个路径。默认每天自动更新一次,所以使用locate 命令查不到最新变动过的文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使用locate之前,先使用updatedb命令,手动更新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中没有查询的数据,则会报出locate: can not stat () /var/lib/mlocate/mlocate.db: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该错误!updatedb即可!

yum -y install mlocate 如果是精简版CentOS系统需要安装locate命令

使用实例:

updatedb
locate /etc/sh 搜索etc目录下所有以sh开头的文件 
locate pwd 查找和pwd相关的所有文件

5.4 whereis

whereis命令是定位可执行文件、源代码文件、帮助文件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这些文件的属性应属于原始代码,二进制文件,或是帮助文件。

使用实例:

whereis ls 将和ls文件相关的文件都查找出来

5.5 which

which命令的作用是在PATH变量指定的路径中,搜索某个系统命令的位置,并且返回第一个搜索结果。

使用实例:

which pwd  查找pwd命令所在路径 
which java  查找path中java的路径 

5.6 tail 命令

参数:
1)-f 循环读取
2)-q 不显示处理信息
3)-v 显示详细的处理信息
4)-c Number 从 Number 字节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5)-n Number 从 Number 行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6)-m Number 从 Number 多字节字符位置读取指定文件,比方你的文件假设包括中文字,假设指定-c参数,可能导致截断,但使用-m则会避免该问题
7)-b Number 从 Number 表示的512字节块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8)-k Number 从 Number 表示的1KB块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上述命令中,都涉及到number,假设不指定,默认显示10行。Number前面可使用正负号,表示该偏移从顶部还是从尾部開始计算。

应用:
命令 含义
tail -f test.log 查看实时日志
tail -100f test.log 查看最后100行日志记录
tail -n 10 test.log 查询日志尾部最后10行的日志
tail -n +10 test.log 查询10行之后的所有日志
tail -fn 100 test.log 循环实时查看最后100行记录

5.7 head 命令

功能跟tail是相反的,tail是查看后多少行日志

命令 含义
head -n 10 test.log 查询日志文件中的前10行日志
head -n -10 test.log 查询日志文件除了最后10行的其他所有日志

5.8 cat 命令

功能
1)一次显示整个文件。 cat filename
2)创建一个文件。 cat > filename
3)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 cat file1 file2 > file

参数:
1)-n 由1开始对所有输出的行数编号
2)-b 和-n相似,只不过对于空白行不编号
3)-s 当遇到有连续两行以上的空白行,就代换为一行的空白行
4)-c<数目> 显示的字节数
5)-n<行数> 显示行数

应用
1)cat test.log | tail -n 1000 #输出test.log 文件最后1000行
2)cat -n test.log |grep “debug” #得到关键日志的行号
3)cat filename | tail -n +3000 | head -n 1000 #从第3000行开始,显示1000行。即显示3000~3999行
4)cat filename| head -n 3000 | tail -n +1000 #显示1000行到3000行
5)cat -n textfile1 > textfile2 #把 textfile1 的档案内容加上行号后输入 textfile2 这个档案里
6)cat -b textfile1 textfile2 >> textfile3 #把 textfile1 和 textfile2 的档案内容加上行号(空白行不加)之后将内容附加到 textfile3 里
7)cat error.log | grep -C 5 'nick' 显示file文件里匹配foo字串那行以及上下5行
cat error.log | grep -B 5 'nick' 显示foo及前5行
cat error.log | grep -A 5 'nick' 显示foo及后5行

5.9 ps命令

ps -aux | grep命令
ps是显示当前状态处于running的进程,grep表示在这些里搜索,而ps aux是显示所有进程和其状态。
ps aux输出格式: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ps -ef | grep sshd  查找指定ssh服务进程 
ps -ef | grep sshd | grep -v grep 查找指定服务进程,排除gerp身 
ps -ef | grep sshd -c 查找指定进程个数 

六、su、sudo

6.1 su

su用于用户之间的切换。但是切换前的用户依然保持登录状态。如果是root 向普通或虚拟用户切换不需要密码,反之普通用户切换到其它任何用户都需要密码验证。

su test:切换到test用户,但是路径还是/root目录
su - test : 切换到test用户,路径变成了/home/test
su : 切换到root用户,但是路径还是原来的路径
su - : 切换到root用户,并且路径是/root
su不足:如果某个用户需要使用root权限、则必须要把root密码告诉此用户。

退出返回之前的用户:exit

6.2 sudo

sudo是为所有想使用root权限的普通用户设计的。可以让普通用户具有临时使用root权限的权利。只需输入自己账户的密码即可。

进入sudo配置文件命令:

vi /etc/sudoer或者visudo

案例:
允许hadoop用户以root身份执行各种应用命令,需要输入hadoop用户的密码。
hadoop  ALL=(ALL)   ALL 

案例:
只允许hadoop用户以root身份执行ls 、cat命令,并且执行时候免输入密码。 
配置文件中: 
hadoop  ALL=NOPASSWD:  /bin/ls, /bin/cat 

七、系统服务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查看iptables服务的状态
service iptables start  --开启iptables服务
service iptables stop  --停止iptables服务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重启iptables服务

chkconfig iptables off  --关闭iptables服务的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iptables on  --开启iptables服务的开机自启动

操作

1、开放指定端口

1、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2、开放指定端口(比如1935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1935/tcp --permanent

命令含义:
--zone #作用域
--add-port=1935/tcp  #添加端口,格式为:端口/通讯协议
--permanent  #永久生效,没有此参数重启后失效

3、重启防火墙
firewall-cmd --reload
4、查看端口号
netstat -ntlp   #查看当前所有tcp端口·
netstat -ntulp |grep 1935   #查看所有1935端口使用情况·

posted on 2022-12-01 11:09  我隔壁是老王  阅读(48)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