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笔记(一)

  1. 我们把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物理结构
  2. 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物理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4. 四大逻辑结构:
    1. 集合结构: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外没有其他的相互关系。
    2.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3. 树形结构:树形结构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种一对多的层次关系。
    4. 图形结构:图形结构的元素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5. 物理结构:物理结构主要研究如何把数据元素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6. 数据元素的存储形式:
    1. 顺序存储:把数据元素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其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是一致的。
    2. 链式存储: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联系的。链式存储中,数据元素的存储关系并不能反映其逻辑关系,因此需要一个指针存放数据元素的地址,这样子通过地址就可以找到相关联的数据元素的位置。 
  7. 算法:算法是解决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在计算机中表现为指令的有限序列,并且每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
  8.  算法的特征:
    1. 输入: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时算法不需要输入参数,例如printf。
    2. 输出: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出。
    3. 有穷性:算法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之后,自动结束而不会出现无限循环,并且每一个步骤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4. 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具有确定的含义,不会出现二义性。算法在一定条件下,只有一条执行路径,相同的输入只能有唯一的输出结果。算法的每个步骤都应该被精确定义而无歧义。
    5. 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必须是可行的,也就是说,每一步都能通过执行有限次数完成。
  9. 算法设计的要求:    
    1. 正确性:算法的正确性是指算法至少应该具有输入,输出和加工处理无歧义性、能正确反映问题的需求,能够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1. 算法程序没有语法错误
      2. 算法程序对于合法输入能够产生满足要求的输出
      3. 算法程序对于非法输入能后产生满足要求的说明
      4. 算法程序对于故意***难的测试输入都有满足要求的输出结果
    2. 可读性:算法设计的另一目的是为了便于阅读、理解和交流。
    3. 时间效率高和存储量低

 

posted @ 2016-02-25 14:37  TigerCui  阅读(129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