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入门笔记(3) 插值与拟合
插值与拟合
插值和拟合的区别:拟合不要求过每一个已知点,而插值要求过每一个已知点,因而插值可以看作过每一个点的拟合。
插值适用于补全缺失值,因为使用一般拟合就有可能使已知值偏移,不符合需求。据说PS用某种样条插值,放大的时候最大程度的保留连续性,因此显得不是那么模糊.
数学建模笔记1.3——插值 - Infty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0028714
1 插值
1.1 分段线性插值
从几何上解释就是用直线把已知点相连形成折线
数学表示
分段线性插值函数记为 \(I_n(x)\)
其中基函数记为 \(l_i(x)\)
\(I_n(x)\) 有良好的收敛性, 即对于 \(x \in[a, b]\), 有
特点
计算量小,用 \(I_n(x)\) 计算 \(x\) 点的插值时,只用到 \(x\) 左右的两个节点, 计算量与节点个数 \(n\) 无关。但 \(n\) 越大插值误差越小。
不够光滑。
1.2 拉格朗日插值
数学表示
拉格朗日 (Lagrange) 插值的基函数为
\(l_i(x)\) 是 \(n\) 次多项式, 满足
拉格朗日插值函数
特点
\((1)\) 增加或改变已知节点则需要重新计算生成拉格朗日插值函数,计算量大。
\((2)\) 会出现龙格现象(Runge):
指的是对于某些函数,使用均匀节点构造高次多项式差值时,在插值区间的边缘的误差可能很大的现象。它是由Runge在研究多项式差值的误差时发现的,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它表明,并不是插值多项式的阶数越高,效果就会越好。
龙格现象(Runge Phenomenon) - sslchi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8747068
1.3 牛顿插值
数学表示
差商
自变量之差与因变量之差之比叫差商
定义: 函数 \(y=f(x)\) 在区间 \(\left[x_i, x_{i+1}\right]\) 上的平均变化率
称为 \(f(x)\) 关于 \(x_i, x_{i+1}\) 的一阶差商,并记为 \(f\left[x_i, x_{i+1}\right]\)
二阶差商:
\(\mathrm{m}\) 阶差商:
牛顿插值公式
其中一般式:
将求得系数代入多项式中即可得到n次牛顿插值公式
其余项为
特点
\((1)\) 添加新节点计算量小
\((2)\) 仍会出现龙格现象
牛顿插值的几何解释是怎么样的? - 马同学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20408/answer/141973314
1.4 三次样条插值
样条插值
即取插值函数为样条函数, 称为样条插值。例如分段线性插值是一次样条插值。
三次样条插值的数学表示
定义
即已知函数 \(y=f(x)\) 在区间 \([a, b]\) 上的 \(n+1\) 个节点
上的值 \(y_i=f\left(x_i\right)(i=0,1, \cdots, n)\), 求插值函数 \(S(x)\), 使得
\((1)\) \(S\left(x_i\right)=y_i(i=0,1, \cdots, n)\) 。
\((2)\) 在每个小区间 \(\left[x_i, x_{i+1}\right](i=0,1, \cdots, n-1)\) 上 \(S(x)\) 是三次多项式, 记为 \(S_i(x)\) 。
\((3)\) \(S(x)\) 在 \([a, b]\) 上二阶连续可微。
函数 \(S(x)\) 称为 \(f(x)\) 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固定条件
由条件(2), 不妨记
式中: \(a_i, b_i, c_i, d_i\) 为待定系数, 共 \(4 n\) 个。
由条件 (3), 有
容易看出, 式 (5.1) 和式 (5.2) 共含有 \(4 n-2\) 个方程, 为确定 \(S(x)\) 的 \(4 n\) 个待定参数, 尚需再给出两个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常用的三次样条函数的边界条件有 3 种类型:
\((1)\) \(S^{\prime}(a)=y_0^{\prime}, S^{\prime}(b)=y_n^{\prime}\) 。 由这种边界条件建立的样条插值函数称为 \(f(x)\) 的完备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特别地, \(y^{\prime}{ }_0=y_n^{\prime}=0\) 时, 样条曲线在端点处呈水平状态。
如果 \(f^{\prime}(x)\) 不知道, 我们可以要求 \(S^{\prime}(x)\) 与 \(f^{\prime}(x)\) 在端点处近似相等。这时以 \(x_0, x_1\), \(x_2, x_3\) 为节点作一个三次 Newton 插值多项式 \(N_a(x)\), 以 \(x_n, x_{n-1}, x_{n-2}, x_{n-3}\) 作一个三次 Newton 插值多项式 \(N_b(x)\),要求
由这种边界条件建立的三次样条称为 \(f(x)\) 的 Lagrange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
\((2)\) \(S^{\prime \prime}(a)=y_0^{\prime \prime}, S^{\prime \prime}(b)=y_n^{\prime \prime}\) 。特别地, \(y^{\prime \prime}{ }_0=y_n^{\prime \prime}=0\) 时, 称为自然边界条件。
\((3)\) \(S^{\prime}(a+0)=S^{\prime}(b-0), S^{\prime \prime}(a+0)=S^{\prime \prime}(b-0)\), 此条件称为周期条件。
2 拟合
曲线拟合问题的提法是, 已知一组 (二维) 数据, 即平面上的 \(n\) 个点 \(\left(x_i, y_i\right), i=1\), \(2, \cdots, n, x_i\) 互不相同, 寻求一个函数 (曲线) \(y=f(x)\), 使 \(f(x)\) 在某种准则下与所有数据点最为接近,即曲线拟合得最好。
2.1 线性最小二乘法
线性最小二乘法是解决曲线拟合最常用的方法。
基本思路
令
其中:
\(r_k(x)\) 为事先选定的一组线性无关的函数; \(a_k\) 为待定系数 \((k=1,2, \cdots, m ; m<n)\) 。
拟合准则是使 \(y_i(i=1,2, \cdots, n)\) 与 \(f\left(x_i\right)\) 的距离 \(\delta_i\) 的平方和最小, 称为最小二乘准则。
步骤
1. 函数 \(r_k(x)\) 的选取
面对一组数据 \(\left(x_i, y_i\right), i=1,2, \cdots, n\), 用线性最小二乘法作曲线拟合时, 首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步是恰当地选取 \(r_1(x), \cdots, r_m(x)\) 。
如果通过机理分析, 能够知道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 则 \(r_1(x), \cdots, r_m(x)\) 容易确定。
若无法知道 \(y\) 与 \(x\) 之间的关系, 通常可以将数据 \(\left(x_i, y_i\right), i=1,2, \cdots, n\) 作图, 直观地判断应该用什么样的曲线去作拟合。
常用的曲线有:
(1) 直线 \(y=a_1 x+a_2\) 。
(2) 多项式 \(y=a_1 x^m+\cdots+a_m x+a_{m+1}\) (一般 \(m=2, 3\), 不宜太高 \() 。\)
(3) 双曲线 (一支) \(y=\frac{a_1}{x}+a_2\) 。
(4) 指数曲线 \(y=a_1 \mathrm{e}^{a_2 x}\) 。
对于指数曲线, 拟合前需作变量代换, 化为对 \(a_1, a_2\) 的线性函数。
已知一组数据, 用什么样的曲线拟合最好, 可以在直观判断的基础上, 选几种曲线分别拟合,然后比较,看哪条曲线的最小二乘指标 \(J\) 最小。
2. 系数 \(a_k\) 的确定
记
为求 \(a_1, \cdots, a_m\) 使 \(J\) 达到最小, 只需利用极值的必要条件 \(\frac{\partial J}{\partial a_j}=0(j=1, \cdots, m)\), 得到关于 \(a_1, \cdots, a_m\) 的线性方程组
即
记
方程组式 (5.5) 可表为
当 \(\left\{r_1(x), \cdots, r_m(x)\right\}\) 线性无关时, \(\boldsymbol{R}\) 列满秩, \(\boldsymbol{R}^{\mathrm{T}} \boldsymbol{R}\) 可逆, 于是方程组式 (5.6) 有唯一解
3. Matlab解法
Matlab 中的线性最小二乘的标准型为
命令为 \(\boldsymbol{A}=\boldsymbol{R} \backslash \boldsymbol{Y}\)
2.2 最小二乘优化
优化问题中目标函数由若干函数的平方和组成且求其最小,则属于最小二乘优化问题
可以用Matlab优化工具箱解决
2.3 曲线拟合与函数逼近
拟合: 离散\(\Rightarrow\) 连续函数,符合最小二乘准则
逼近: 复杂连续函数\(\Rightarrow\) 简单连续函数,符合最小平方逼近准则
最小平方逼近准则原理类似最小二乘准则,可看作连续的版本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