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表 区间最大值
ST表 区间最大值
P3865 【模板】ST 表 && RMQ 问题
题目背景
这是一道 ST 表经典题——静态区间最大值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数列,和 $ M $ 次询问,求出每一次询问的区间内数字的最大值。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N,M\),分别表示数列的长度和询问的个数。
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记为 \(a_i\)),依次表示数列的第 \(i\) 项。
接下来 \(M\) 行,每行包含两个整数 \(l_i,r_i\),表示查询的区间为 \([l_i,r_i]\)。
输出格式
输出包含 \(M\) 行,每行一个整数,依次表示每一次询问的结果。
输入输出样例 #1
输入 #1
8 8
9 3 1 7 5 6 0 8
1 6
1 5
2 7
2 6
1 8
4 8
3 7
1 8
输出 #1
9
9
7
7
9
8
7
9
说明/提示
对于 \(30\%\) 的数据,满足 \(1\le N,M\le 10\)。
对于 \(70\%\) 的数据,满足 \(1\le N,M\le {10}^5\)。
对于 \(100\%\) 的数据,满足 \(1\le N\le {10}^5\),\(1\le M\le 2\times{10}^6\),\(a_i\in[0,{10}^9]\),\(1\le l_i\le r_i\le N\)。
Response:
这道题目是 ST 表(Sparse Table) 的经典应用,适用于 静态区间最大值(RMQ:Range Maximum Query)问题。
✨题目简要说明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数组 \(a\) ,有 \(M\) 次区间查询,每次给出一个区间 \([l_i, r_i]\) ,求这个区间的最大值。
🚀算法思路:ST 表
ST 表是一种用于 静态(不修改)区间最值查询 的数据结构,特点是:
-
预处理: \(O(N \log N)\)
-
每次查询:** \(O(1)\) **(非常快)
✅适用条件:
-
数组不修改(静态查询)
-
多次区间最值查询(最大值/最小值)
🧠基本原理
ST 表的核心思想是:
将数组分成多个长度为 \(2^k\) 的区间,记录每段的最大值。
设:
st[i][j]表示从下标 \(i\) 开始,长度为 \(2^j\) 的区间内的最大值。
转移方程如下:
st[i][j] = max(st[i][j-1], st[i + (1 << (j-1))][j-1])
快速查询:
对于任意区间 \([l, r]\) ,设 \(k = \lfloor \log_2(r - l + 1) \rfloor\) ,
那么答案是:
max(st[l][k], st[r - (1 << k) + 1][k])
🧩实现步骤
-
预处理对数表
log2[i],用于快速计算 \(\lfloor \log_2(i) \rfloor\) 。 -
构建 ST 表。
-
查询时用两个长度为 \(2^k\) 的区间拼起来,查询最大值。
✅ACM/OI 风格 C++代码(含详细注释)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e5 + 5;
const int LOGN = 17; // log2(1e5) ≈ 17
int a[MAXN];
int st[MAXN][LOGN + 1]; // ST表
int log2_table[MAXN]; // 预处理 log2(i)
int main() {
int n, m;
scanf("%d%d", &n, &m);
// 读入原数组
for (int i = 1; i <= n; i++) {
scanf("%d", &a[i]);
st[i][0] = a[i]; // 初始化 ST 表的第 0 层
}
// 预处理 log2(i)
log2_table[1] = 0;
for (int i = 2; i <= n; i++) {
log2_table[i] = log2_table[i / 2] + 1;
}
// 构建 ST 表
for (int j = 1; (1 << j) <= n; j++) { // j 为区间长度的幂次
for (int i = 1; i + (1 << j) - 1 <= n; i++) { // i 为起点
st[i][j] = max(st[i][j - 1], st[i + (1 << (j - 1))][j - 1]);
}
}
// 多次查询
while (m--) {
int l, r;
scanf("%d%d", &l, &r);
int k = log2_table[r - l + 1];
int res = max(st[l][k], st[r - (1 << k) + 1][k]);
printf("%d\n", res);
}
return 0;
}
⏱复杂度分析
-
预处理 ST 表: \(O(N \log N)\)
-
查询每次: \(O(1)\) ,总查询 \(O(M)\)
总时间复杂度: \(O(N \log N + M)\)
完全能满足题目中 \(M \le 2 \times 10^6\) 的强数据要求!
有需要我可以再讲讲怎么用 快速读入 或者扩展为求最小值、区间 GCD。要试试吗?
4o
Prompt:
区间 GCD
Response:
好的!下面我们来讲讲 如何使用 ST 表来处理区间 GCD(最大公约数) 查询问题。
❓问题背景
和区间最大值类似,只不过这次你要处理的操作是:
给定一个数组 \(a\) ,每次查询一个区间 \([l, r]\) ,输出该区间内所有数的 GCD(最大公约数)。
✅ST 表是否适用?
适用!
因为 GCD 运算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
- \(\gcd(a, \gcd(b, c)) = \gcd(\gcd(a, b), c)\)
而且:
GCD 运算是“可重复合并”的,符合 ST 表的要求。
🧠构建思路
与区间最大值非常类似,只不过把 max 换成 __gcd。
定义:
st[i][j]表示从位置 \(i\) 开始,长度为 \(2^j\) 的子数组的 GCD。
状态转移:
st[i][j] = __gcd(st[i][j-1], st[i + (1 << (j - 1))][j - 1]);
查询:
对于任意区间 \([l, r]\) ,设 \(k = \lfloor \log_2(r - l + 1) \rfloor\) ,
那么答案是:
__gcd(st[l][k], st[r - (1 << k) + 1][k])
✅ACM/OI 风格 C++ 实现(区间 GCD)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e5 + 5;
const int LOGN = 17;
int a[MAXN];
int st[MAXN][LOGN + 1];
int log2_table[MAXN];
// 辗转相除法求 gcd
int gcd(int a, int b) {
return b == 0 ? a : gcd(b, a % b);
}
int main() {
int n, m;
scanf("%d%d", &n, &m);
// 读入原数组
for (int i = 1; i <= n; i++) {
scanf("%d", &a[i]);
st[i][0] = a[i]; // 初始化 ST 表第 0 层
}
// 预处理 log2(i)
log2_table[1] = 0;
for (int i = 2; i <= n; i++) {
log2_table[i] = log2_table[i / 2] + 1;
}
// 构建 ST 表
for (int j = 1; (1 << j) <= n; j++) {
for (int i = 1; i + (1 << j) - 1 <= n; i++) {
st[i][j] = gcd(st[i][j - 1], st[i + (1 << (j - 1))][j - 1]);
}
}
// 处理每个查询
while (m--) {
int l, r;
scanf("%d%d", &l, &r);
int k = log2_table[r - l + 1];
int res = gcd(st[l][k], st[r - (1 << k) + 1][k]);
printf("%d\n", res);
}
return 0;
}
🔎说明
-
和最大值查询的模板几乎一样,只是把
max换成了gcd。 -
__gcd是 GCC 提供的内建函数,也可以手写gcd()函数。
✅时间复杂度
-
预处理 ST 表: \(O(N \log N)\)
-
每次查询: \(O(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