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E-OSI模型
HCIE-OSI模型
前言
目前在备考HCIE,发现备考有一个特点就是忘性很大,所以索性从头开始好好记录一下HCIE中的笔记,尽可能 全面,争取一次过。
也通过这个系列记录一下我的HCIE之路。
正文
基础目录摘要
网络基础 | 路由协议 | 交换网络 | 防火墙 |
---|---|---|---|
OSI | static | VLAN | NAT |
TCP/IP | RIP | TRUNK | |
VRP | OSPF | GVRP | |
IP | STP |
这个是HCIA的课程基础,所以我也会先按照这个目录进行学习记录。
OSI模型简介
OSI即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20世纪70年代后期,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创建OSI擦擦你看模型,希望不同的供应商的网络能够相互协同工作,但是迄今为止,这个目标仍然未实现。
OSI将网络分层了七层,而层(layer)即描述了所有需求的有效通讯过程,并把这些逻辑上的组叫做层。
OSI分层的优点
1.促进标准化工作
2.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把网络操作分成了低复杂性单元
3.灵活性好,某一层变化不会影响到别层
4.相邻层之间通过一个接口在上下通信
OSI七层
PDU(协议数据单元):
每一层使用自己层的协议和别的系统的对应层相互通信,协议层的协议在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是协议数据单元。
封装与解封装
数据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要从高层一层一层的向下传输,如果一个主机要传送数据到别的主机,先把数据装到一个特殊协议包头中,这个过程叫封装。
解封装:封装的逆过程。
传播方法
单播:一对一
组播:一对多
电视机看频道是组播,按下1是加组。
广播:一对所有
CSMA/CD技术
我们会使用CSMA/CD技术来解决共享型网络的冲突。
CSMA/CD(载波监听/多点侦测):当一个节点想在网络中发送数据时,它首先检查线路上是否有其他主机的信号在传送,如果有,说明其他主机在发送数据,自己则利用退避算法等一会儿再试图发送;如果没有其他主机的信号,自己就将信号发送出去,同时,不停的监听线路,以确保其他主机没有发送数据,如果检测到有其他信号,自己就发送一个JAM阻塞信号,通知其他节点停止发送数据。
CSMA/CD重要特性:使用CSMA/CD只能使用半双工,并且使用集线器的10M以太网。而交换机是100M以太网,所以是全双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