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业

阅读与准备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软件工程基础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作业要求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专业
这个作业在哪方面帮我实现具体的目标 让我更清楚自己的现状,更加了解自己

一:我是谁?

我是双子座女孩,吕桂兰。大一下学期因为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转专业来到了计科院。业余时间比较喜欢看书,《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书,我最喜爱的作家是三毛,最欣赏她的与自由。平常也喜欢画画,打游戏。

1.父母眼里的我:做事情认真,有自己的想法,但因为太有主见有时会显得叛逆(主要表现在青春叛逆期)。偶尔有点调皮,是家里的开心果。
2.朋友眼中的我:笑点与泪点极低。幽默有趣,爱疯。对人真诚。
3.我认为的自己:有很多美好的梦想与愿望,但并没有配得上愿望的勤奋与踏实。做事情容易一暴十寒,三分钟热度。
4.期望未来的我:对待学习可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改掉懒惰的恶习。
博客:(https://www.cnblogs.com/crystalalamama/p/11493851.html)

二:深思

(1)回想入学时对你所在专业的畅想

你是如何做出你所在专业的选择:
最开始我不了解大学的很多专业,直到进校园后开始接触各个专业,因为小时候对那些在键盘上手指飞快挥动,便能创造一些神奇装置的动画片深深崇拜,加上又了解了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具体内容。便下定决心转到计算机。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很优秀的程序员,虽然我可能很平凡,但我一直想能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国家做点贡献。
你认为过去一(两)年中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你自己所在专业的期待,为甚麽?

总结过去一学期学的专业课,其实有点不太满意,不过这个不满意不是针对课程,而是教学模式和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更认为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时间会比理论更重要。在听理论课的时候,就是那种传统的课堂,老师给我们讲授知识,我们被动接受。没有思考。在数据结构和c语言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实践的缺乏。让我觉得所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
你觉得你所在的专业是你喜欢的领域吗?你擅长它吗?
在没有转入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在不断的了解这个专业,初次接触是好感度满满;当我真正的来到这个专业并接触到专业内容时是初见的欣喜,但没过多久便转化为深深的担忧,现在有点担心但又干劲十足。其实从内心来讲我可能不是很适合这个专业,至少不擅长。可能是以前接触太少加上代码量不多,造成自己学起来有点吃力。
将来你会从事你专业相关的工作吗?是的话给出你想去的城市,公司,和岗位
我很希望能够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即是我喜欢的事情,如果能去到一些大公司,能够做出一些可以造福社会的软件,这就是我的心之所向。我最喜欢的城市就是成都。但我对公司什么的还不太了解。(真心话)

(2)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

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已经写过的代码量是多少?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项目/作业。
我觉得我现在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是c语言,会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编程。数据结构会栈和队。写过的代码量大概在700行左右,贪吃蛇是我写过的最复杂的项目作业。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现在暂且不谈还没有学的课程,只考虑数据结构和c语言,我离合格毕业生的差距就不止一点,c语言里的指针和文件我还不能熟练的掌握,数据结构里的,所以内心感到惶恐不安。而且课外学习的只是也很少,总体来说知识面很狭窄。自学能力也很差。

(3)目前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考公、出国,不同的选择在大三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无论考研还是工作的每条路径,也有许多不同的分支

对照以上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就目前来讲,我还是更倾向于考研。我还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考研可能相对于工作会有更加完备的专业知识,但同时考研较于工作可能会少很多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同出国相比,可能出国的同学会有更广阔的眼界和更活跃的思维方式。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大三设定的规划安排是什么?
最重要的肯定是学好专业知识,然后应该时刻关注电子科大的招生信息,明确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更重要的是我应该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我觉得自学能力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从事人员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我准备在课外自学python和java,并学习自己喜欢的游戏开发方面的知识。
你对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做了或者计划做什么样的准备?
浑浑噩噩的大一使我没有能清晰自己的目标,我想在未来能够多了解自己的就业方向并为之准备所需要的能力。

三、疑问

(1)怎样在商业价值与激情之间取舍或者说当面临两个之间必须取一个时应该怎样选择?

我在教材第七章134页 7.2.5作者通过阿超,小飞,二柱等人的对话看到大家对于激情与商业价值 各有争论。在影视剧,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剧情:主角一直很有活力,很有热情的追求自己的价值,但经常会遇到残酷的现实,他要做的,和市场要求他做的大相径庭,经济上的压力可能会让他向现实妥协,但是在他重复做一些与自己心意相违背的事情的时候,他产生了迷茫 。长时间的怀疑自己,可是如果不做他又不能让自己在社会上立足。所以这个问题是我所关注的。

(2)怎样定义典型用户?

我看了这一段文字“我们要定义好用户的角色,正如戏剧中有正面和反面的角色,软件系统中也有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典型用户。如果用户有不同的安全需求,切记要定义不同的角色来适应这些需求”这是第十章《典型用户和场景》里面提到的,我通过在知乎,及百度里面的问题分析,仍然没有弄清楚,到底应该怎样定义正确的,有实际价值的典型用户。

(3)如何解决“小强地狱”?

我在教材十一章了解到小强地狱,大致讲的就是如何平衡新功能的开发新功能和修复已开发功能漏洞的问题。平衡进度与质量这似乎是一个千古难题。作者讲我们要在开发新功能的同时也要分析小强。但作者在前面的11.5.1 闭门造车的故事小片段里面讲我们要向高效率完成程序开发,我们有时候要把修复工作放下,专心致志的开发新功能,虽然作者一直在讲两者之间要平衡,但是,我还是对平衡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

(4)怎样测试项目最合理?

这是在教材第十三章,“似是而非的测试观念”里面发现的问题,文中提到“1.测试最好不要在项目的最后进行;2.如果直接根据测试说明书来测,会很机械;3.测试人员的代码水平应该有要求······”虽然作者讲了这些问题,但是文中提到测试不经要根据说明书,同时还要考虑用户的体验,那麽当用户的体验感很好但是规格说明书里面又是不合格的时候,我们怎样来选择呢?

(5)当一些低利润但有前途的新产品出现时,如果是公司决策者,应该怎样把握其中的利益关系?

在第十六章中作者提到当一个新的颠覆性的东西开始阶段其利润是非常低微的,虽然可能有很多公司也认为这很有潜质,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放弃它,或者只能组织新的团队来销售。但是让我想不明白的是,这样不是会限制新事物的发展吗?

四、关于源程序

优点 缺点
Github 存档方便,代码无需保存在本地,而且便于沟通交流 对新手来说,不能更好的记录创意
Microsoft TFS 可以将需求进度一览无余,很多方面与vs无缝对接 搭建维护tfs较复杂,对硬件要求较高
Trac 权限体系完备、灵活 不支持多项目,需求和缺陷未分离,中文化不完整
概括自于悦的博客[管理软件的优缺点](https://www.cnblogs.com/yuyue1216/p/5281544.html)
posted @ 2019-09-11 20:06  甘蓝啊  阅读(207)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