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电脑通过USB转TTL进行串口通信
两台电脑通过USB转TTL进行串口通信
实验任务
串口传输文件的练习。将两台笔记本电脑,借助 usb转rs232 模块和杜邦线,建立起串口连接。然后用串口助手等工具软件(带文件传输功能)将一台笔记本上的一个大文件(图片、视频和压缩包软件)传输到另外一台电脑,预算文件大小、波特率和传输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比实际传输时间。
实验准备
两台电脑,电脑上都下载好串口调试助手(如:sscom),方便接收和发送显示文件。两个USB转TTL连接这两台电脑。打开串口调试助手,开始实验。
实验过程
- 
传输线路连接
两个USB转TTL的连线方式:
3V3-3V3,GND-GND,TXD-RXD,RXD-TXD,连接完毕之后将两个USB转TTL分别插上两个电脑上。实物演示图如下:![]()
 - 
在发送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
sscom,开启串口,选择串口,设置波特率为115200,选择打开图片文件:![]()
其中我选择要发送的图片如下:
![]()
 - 
在另一台接受电脑中打开串口调试助手
sscom,开启串口,选择串口,设置波特率为115200。 - 
在发送电脑上发送图片:
![]()
 - 
接受电脑接受的图片信息情况:
![]()
 - 
将接收到的图片保存下来:
![]()
 - 
进入到文件保存的路径下,找到对应的文件:
![]()
 - 
发现是一个
dat文件,将其后缀改为jpg即可:![]()
 - 
打开文件,即可看到在发送端发送的图片:
![]()
 - 
传输时间分析:
- 
计算预计传输时间:理论时间 = (文件大小*8) / 波特率
那么上面的压缩包理论传输时间为3.93秒,
实际时间为4.22秒。 - 
分析:实际传输时间比理论传输时间要长一些,分析原因,可能是传输时,每隔一段字节就会插入一段延时,也可能是由于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包、错误等重传现象导致。
 
 - 
 
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将两台笔记本电脑,借助usb转rs232 模块和杜邦线,建立起串口连接。然后用串口助手等工具软件将一台笔记本上的一个图片传输到另外一台电脑。传输图片文件,速度很快,而且可以很快打开。很明显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当波特率增大时,对于同等大小的文件,传输时间会减少,当超过这一范围时,波特率对传输时间的影响就会减小。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