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程序人生

  最近看巴菲特的传记真是收获不少,虽说那本书翻译的奇烂无比,但我还是坚持认真读完了整本书。我看这本书不是为了去追随大师搞股票,而是想从伟他身上学习点东西,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当然是省时省力的。独立思考、专注、不懈学习和自信心是巴菲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四个品质,当然这里我不会去摘要书中是如何描述他的这些品质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书。巴菲特的成功当然也不能仅仅归于这四个特质,我只是从书中感受到这四点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我回首自己的几年开发经历,发现这几点也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我很喜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引用的这句格言"认识你自己"。在经历了四五年的开发之后确实需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不仅仅要认识自己积累的知识架构,同时更要的是认识自己的基础品质。审查自己的知识架构是为了了解自己在积累方面是否有短处,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甚至对已经掌握的东西进行重组以获得更好的沉淀。而审查自己的基础品质是为了“修身”,这是使自己能够持续不断成长的“源动力”和“指南针”。


独立思考
   现在网络搜索引擎发达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便利的条件,但是我觉得搜索引擎也慢慢磨灭独立思考的习惯。现在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很少去仔细思考,而是直接一搜拿来就用,问题虽然很简单解决了,但是反思一下自己沉淀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有时我也发现近期解决很多问题,但回想起来好像又是什么都记不得,其实原因在于参考的内容多于思考的内容,导致很多东西根本没有印象,更谈不上提高水平了。对于项目来说结果最重要,但对个人来说我认为过程最重要,尤其是独立思考的过程。
   之前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讲书名所说的内容,书中提出的各种阅读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提高阅读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果各位发现读这本书很吃力的时候,大多都是经常读网络上脑残文章的结果…)。当然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把看过的东西写下来,读的时候觉得都明白了,一提笔写就发现很多地方理解的有遗漏,所以我现在开始写博客,把这它作为一种修行的过程。
   最终我想随着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后,逐步会对自己的知识积累起到很大的作用。经常这样思考的结果是一定会超过前人的知识局限,最终提出自己的特有见解。这个境界应当是我们所提倡和追求的。
 
专注
   大师巴菲特在投资领域专注一生,所到的高度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达到的。现在这个物欲的世界让我们太过于浮躁,无论是学习还是做项目都想速成和一步登天,这样的结果是使我们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追求的东西,最终到头来一无所获。
  我的很多原来同事在从事了一两年开发之后都转向了其它行业,也有同事在开发方向上摇摆不定。有时也有一些同事反复问我搞开发有前途吗,是不是到了三十岁开发就搞不下去了等等,他们总是徘徊在这些选择之间,我认为缺乏的就是一点专注。除非你真的不喜欢计算机,完全不喜欢编程那另当别论。
   如何做到专注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上苍都对我们太好了,让我们有太多的路可以自由选择。这种“好”的结果就是让我们在不同的路上徘徊,犹豫和反复,最后还是在出发地附近转悠。像巴菲特年轻的时候在社交方面有些障碍以及像霍金那样年轻时就得了重病,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其它选择少了,而在仅有的路上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虽然可选择的路少了,但走的却远了很多很多。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能够选择一条路专注的走下去一定会比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更能够有所为。

不懈学习
   这一条我想实在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在IT业如果不通过持续的学习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随着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我自己书架上的书也越来越多,我最喜欢在休息之余泡杯茶,拿只笔坐在书房里看书的感觉。
  在刚毕业的一段时间里我只看技术书,那时认为技术对我最重要。结果到了后来我发现路走的越来越窄了,思维也逐步被固化了,突然间我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最后通过思考我发现原因在于长时间只关注一个领域让自己变得封闭了。后来我读书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单纯技术书到项目管理的书籍,后来又读了很多哲学、经济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书。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读这些书都有点浪费时间,结果最后发现不仅没有浪费时间,而且物超所值。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获得了大量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头脑里不断碰撞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随即而来的是感觉闯过了之前的一个坎,从量变发生了质变。
  直到现在这种类似的读书方式一直持续不断,也许有人会有疑问觉得这样是否违背了前面说的专注呢?我想这个是不违背的,因为我的主业并没有发生变化,计算机业仍然是我前进的唯一方向。阅读各式各样的书为的是“修身”,为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丰富饱满的人,而不是越来越像一个机器,我要去控制机器而不是被机器控制。 
  大师巴菲特在投资生涯中涉及的行业千千万,从最早单纯买公司股票,到后来进入纺织业、零售业和新闻业等等。他在进军每个行业时不是一番风顺,也是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确保在每个行业的投资上取得成果。我想大师级的人物都能在一生的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作为我们一个小小的人物有的不应该仅仅是敬佩,更应该向大师看齐。

自信心
  一般情况是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开发能力也应该越来越强大才对,可是我发现事实上好像有些差异。我刚工作的时候开发了一个报表控件,当时刚毕业什么都不怕自信心超级足,照着world的表格编辑方式就把整个功能搞完了。如果现在有人让我按这个思路开发一个报表控件,估计还没开工我就会说这肯定实现不了的。仔细想想是不是因为做的开发多了,知道一般功能的水深水浅了,所以在开发前更是思前想后,信心不足,反而很多决定做的特别保守。
  然在成熟的开发人员心里有这么一个尺度是规避开发风险的重要保证,另外一点是信心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的,我觉得如果做的一些设计或程序连自己都没有信心的时候,这个中间一定存在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仔细甄别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如果真的存在第二种情况那就是需要警觉了。

结语
  工作五年了,我决定停下脚步休息一下,通过上面四个方面重新审视自己一番,又体会到了很多过去无法感受的东西。
  擦擦汗水,紧紧行囊,继续向前…
  这些东西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大部分内容只是即兴而发,如果逻辑上有些不合理请海涵。当然也欢迎大家把自己的一些工作心得和感悟写在留言里,让我们一同相互鼓励前行。


posted @ 2009-12-01 13:06  徐淼  阅读(535)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