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64bit 下的 W 寄存器
在 ARM 架构中,寄存器命名和使用根据架构模式(32位或64位)有所不同。对于 ARM 32-bit 模式(AArch32) 和 ARM 64-bit 模式(AArch64),寄存器的命名规则以及它们的功能有一些区别。
AArch32(ARM 32-bit)
在 AArch32 模式下,通用寄存器通常以 R 开头命名,例如 R0 到 R15。这些寄存器每个都是 32 位宽:
- R0-R12:通用目的寄存器,用于数据操作。
- R13:通常用作堆栈指针(SP)。
- R14:链接寄存器(LR),用于保存返回地址。
- R15:程序计数器(PC)。
在 AArch32 中,并不存在直接名为 W0-W6 的寄存器。然而,在讨论 AArch64 向后兼容性时,有时会提到 W 寄存器的概念,但这是针对 AArch64 设计的。
AArch64(ARM 64-bit)
AArch64 引入了新的寄存器命名和组织方式:
- X0-X30:64 位通用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可用于存储 64 位的数据。
- W0-W30:与
X寄存器对应的 32 位视图。这意味着W0是X0的低 32 位部分。当你对W寄存器进行写操作时,它会影响X寄存器的低 32 位,而高 32 位会被清零。
因此,在 AArch64 中,W0-W6 是指 X0-X6 寄存器的低 32 位视图。当你操作 W 寄存器时,实际上是在处理 X 寄存器的一部分。
区别总结
-
AArch32 (32-bit):
- 使用
R命名法,如R0-R15。 - 每个寄存器为 32 位。
- 并没有
W寄存器的概念。
- 使用
-
AArch64 (64-bit):
- 使用
X和W命名法,其中X表示 64 位寄存器(如X0-X30),而W表示相应寄存器的低 32 位视图(如W0-W30)。 - 对于
W寄存器的操作只影响其对应的X寄存器的低 32 位,且当写入W寄存器时,对应的X寄存器的高 32 位会被清零。
- 使用
简单来说,在 ARM 32-bit 模式 下,你不会找到 W0-W6 这样的寄存器;而在 ARM 64-bit 模式 下,W0-W6 是 X0-X6 寄存器的低 32 位视图,允许单独访问这 32 位,同时确保在执行 32 位操作时不影响更高的位。这种设计提高了灵活性,尤其是在需要处理不同大小的数据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