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我的态度,这年头,做啥事得先表态,要不被跨省追捕可不是好玩的。从目前来说,计划生育利大于敝,便任何事情有其利必有其敝,我们不能光说好不说坏啊,毛主席说了,咱们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成果我就不说了,据称,中国男女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个导致了什么问题呢?
一、房价居高不下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原则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看到这里,有人要反驳我了,人家不搞计划生育就不要买房了啊,人家房子的需求更大,你不扯谈么。看官,您先别着急啊,听我慢慢道来,也得容许我说说我的歪理啊。
这要从女方卖方市场说起,现在不是男多女少么?适婚女性少了,会带来很多问题,我这里只讲两个。
第一:女生的价码高了,我这时是纯粹市场化的一个说话,不过现实的时候往往也是如此。从生物选择性上来说,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尽可能地选择优秀的伴侣,这是生物进化的择优性决定的。也就是说,当男多少的时候,女方就会去选择她认为更好的,相当于股票1600点的时候,谁都不买,可一旦上升,大家都争着去买,结果股票就越抬越高。
如此一来,市场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女方待价而沽,因为男人这种资源变得垂手可得,女人都想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有人占用更多的资源,不过这个问题任何社会都会出现,这不过现在的情况更为突出。
第二:从事性工作者的人多了,从而使可以结婚的女性就更少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行业也会尊从一定的市场经济原则,很多适婚男性找不到伴侣,可是得解决人性需求啊,二十岁你说你忍下,三十岁你还忍下,有点说不过去啊。需求大了,价格自然高了,价格高了,从业的人数自然多了,再加上社会盛行笑贫不笑娼,从业人数就更多了。
这个行业有个特点,和程序员一样,她们是吃青春饭的,而且她们在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也不能结婚。相当于股市发行新股的时候,有一批资金被锁定了,这样造成了资源更为紧缺。这样一来,适婚男性多了,适婚女性一部分待价而沽,一部分从事性工作的伟大事业不能结婚,还有一部分被少数以N比一的方式配售给拥有更多资源的男性。
这样一下来,资源缺口就更大了,男人这种资源变得不可缺了,那么女人就可以放心地挑,放心地要求,房子自然是少不了了,女人的本能是抚育下一代,她们自然需要安定的环境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这样所有适婚都在准备买房子,而根据人性会有追涨杀跌的心理,导致了很多孩子还没有适婚的父母也在为孩子准备房子。而投机商们正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趁机哄抬房价,从中获取暴利。我们的地方政府也没有忘记从中分得一杯羹,“少数”官员趁火打劫,于是灰色地带不断,进一步抬高房价,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无法从外向型经济较向内需拉动
根据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在省钱买房了,不管是自己要结婚,还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而且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思想,近几十年来的贫穷,都导致了房第一重要的想法。大家都要存钱买房,自然就没有钱创业,也不会有钱去消费,从而无法拉动内需。
从女方来说,你不能要求她和你一起去创业来获得更多的财富,因为别人已经拥有这些财富了。从风险意识来说,创业的风险当然更大了,与其想着天上的三只鸟,不如留住手中的一只鸡。
有人要说了,买房不也是拉动内需么,没错,买房也是拉动内需,可是我们要看到一个现象,计划生育是从1978年开始的,严的时候应该在1984年以后了,第一批受害者现在正在水深火热之中,大部分人钱都在存着,还不够买房呢,也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三、大量的愤青,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对一个男人来说,婚姻绝对是一个拴住他的好办法,基本上结个婚的男人都会变得稳重(说白了就是胆小,没办法,不顾个大的,也要顾个小的啊),他一点要为房贷忙死忙活的,还得侍候媳妇儿,老婆闹孩子哭的,哪还有时间上网啊。现在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信息的过度传播,大家都看到某某官又做什么了,自己又没事,于是就上网发表自己的意见,一群没事的人在论坛里引起了共鸣,这样强大的网络舆论就形成了。
社会不安定的人群应该是在18-结婚前这个阶段,搞定这两个阶段,社会就安定了,至少在目前中国来说是这样的。学生怎么搞定?我们给他上更多的课,做更多的作业,搞更多的实验,让他们一天没时间上网。毕业后呢?我们尽快让他们找个媳妇儿拴住他,用房贷压死他,实在不行给配一个媳妇,政府出钱付首付。
这样一下来,社会不就安定了么?神啊,赐给我一套房吧,用房贷压死我吧,帮我付首付就成了
郑重声明:本文纯属好玩,胡说8道,没有经过任何的调查与科学论证,纯属主观臆断,看官看过笑就行,如有共鸣,会心一笑则可
注意:本文为我的独立博客镜像博客,自发表不再更新,原文可能随时被更新,敬请访问原文。同时,请大家不要在此评论,如果有什么看法,请点击这里:http://iove.net/1705/
本文来自http://iove.net,欢迎转载,转载敬请保留相关链接,否则视为侵权,原文链接:http://iove.net/170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