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怎么样形容我的这一个学期,记得上一次真正写一篇学期总结已经是初中的事了,上了高中以后,真正上学的日子没有几天,考试成绩也大多不尽如意,也没有完整的学习备考经历,没有足够的体验来支撑一篇完整的总结。但我的高二上期末考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尽管总分被化学生物拖下了几十名,但我认为在短短的一个月里,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关于分班。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我就开始纠结到底去哪个班,综合班还是竞赛班,或者说,搞不搞竞赛。权衡利弊了很多天,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选了竞赛班,一个我相对熟悉的环境。开学第一天是开学考,我们班只有四个人考。我知道这是一场随意的考试,所以也没有刻意准备,该没学完的物理也还是没学完。第一场数学感觉做的随随便便,最后回家一对答案发现没有错的,我心里一咯噔,这下麻烦了,这是大考要考砸的节奏啊!第二天下午先考物理,不出意外根本不会;然后是英语,做的时候也很懵,阅读都是凭感觉选的;晚上语文的阅读是我做过的,作文根本不知道在写啥。觉得成绩应该不太能看,然后就把这事给忘了。
然后好戏才刚刚开始,直接开幕雷击,第一周我们班不上课!这下好玩了,有个数学培优课但不想去上,于是上了一个上午就去自习了,教室里经常只有我一个人,在人来人往喧嚣嘈杂的二楼中显得格格不入,每次下课的时候我都会坐到窗边,不然被外面的人看见显得很尴尬()那周突然感觉好像对于我来说自习的效率更高一些,每天背单词、补数学物理、做阅读,周五被强迫打了一场模拟赛,就这样过完了最清闲的第一周。
后面在班上上了一个月的课,感觉各科已经基本赶上了进度,补完了高一落下的课,生物化学也赶上甚至超过了正常进度。国庆后还是选择了停课准备竞赛,纵使我知道这条路是九死一生,但我还是愿意最后一搏,哪怕最后没能如愿,心甘情愿也总比抱憾而归好。这两个月的经历我不想多谈了,现在看来甚至可以当作休了两个月的假。总之,在 11 月 30 日的比赛之后我就知道这条路或许真的该画上句号了,从 12 月开始,我重新回到了阔别两个月的教室中。
刚回来的几周是很艰难的,我的物理还没开始学,语文英语两个月没看,化学生物学了的忘了,没学的还是没学,数学熟练度也大大下滑。于是我逐渐明白,我现在的任务说白了,就是在一个月内完成别人从暑假就开始的高二课程,难度可想而知!有时候觉得信息竞赛最吃亏的地方就在于,其它竞赛回归都只需要补五科,而我们每科都要补,为什么广东高考不能选信息啊,还是信息“强省”呢!回来前三周,我的成绩可以说是一次比一次差。第一周的数学测验、第二周的英语测验还能进前十,第三周的生物就连平均分都上不了了。我已经忘了迷茫、无助和痛苦是如何裹挟着我的全身的,只记得我每一天从早到晚都在挣扎,而我对于期末考的成绩也逐渐看淡了,毕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能考多少分多少名,比别人少多少时间都已经不重要了,我能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力所能及的最多的分数。我记得早上六点半前起床看书的清晨,冬日转寒,很多时候起床了天还没亮;我记得在家里每一个学习到深夜的夜晚,我记得那些纠结、挣扎与痛苦的夜晚,那些摒弃一切只想着学习的日子,那种不顾一切殊死一搏的拼劲与动力。令我欣慰的是,我的数学逐渐稳定了下来,粗心越来越少,思考能力越来越强,方向也越来越准确了;我的物理也基本补完了,当然我也知道,还有很多我没注意到的琐碎的知识点;我的英语题感也不断变好;唯一可惜的就是语文,抽不出太多时间去复习,因为临近考试我才意识到化学或许是最大的问题:在考前四周,我还有十二节课没有听,我除了把九月学的东西复习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进步。我以为每周四节课,到考试前就能补完,但一周抽出十来个小时听课难度可想而知!直到考前不久,我才意识到化学课是不可能听完的了,或许我应该放弃电化学,尽量把前面的听完。化学在我最后一两周的复习中给我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我最后两周的复习不仅要面对艰巨的任务,还要处理好自己一波三折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减轻自己的压力,就这样,或许是进步,也或许是停滞不前,但总算来到了考试的那一周。
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有史以来考过最难的一场考试:在考试前有地理物理政治的合格考,我还要学半年前没过的地理和完全没听过课的政治;高二上的五校联考也毫无疑问是我考过最难的一次考试,因此这次考试同时创下了复习科目最多、复习时间最短、考试难度最大的三重记录,并且我相信在之前和之后都不会有一场考试能再次同时创下这三个记录。可以说这是一场 debuff 叠满甚至说根本没有理由考好的考试,但不知道何来的勇气还是支撑我完成一个多月的学习并最终走上了考场。考试前一天我整个人状态是非常低迷的:长期的睡眠不足让我的身体几乎透支,坐着上课眼皮都在打架;我的语文古文还没背完,作文还没复习,数学做题也完全不在状态,一道题做半天。按理说这个时候我就该破防了,但因为是考试前一天了,与其破防倒不如选择相信,相信自己第二天就会好起来。我这天晚上选择了很早睡觉,就这样跌跌撞撞走向了考场。
我在语文开考前还是不大精神,但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就瞬间清醒了——完了,考的是我没背的过秦论前两段。当时我的心态有点小波动,但后来才发现在难度如此之高的试卷中,这两分根本算不了什么。做基础的时候发现补写句子根本不会写,做古诗的时候发现选择题选不出来,当时我以为老师所说的难度应该就设置在这里了;但直到我读了三遍古文还没读懂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张卷子麻烦了。我的古文看了十五分钟还是下不了笔,这个时候已经快破防了,但我坚持把选择题选完之后就决定先看议论文,可我哪能想到哪怕是现代文,我看了两遍仍然没有看懂!要我概括,我连读都没读懂;要我分析推理形式,我根本找不到语段中的逻辑。我的大脑完全是混乱的,我只能随便写了写先去做小说。还好,读完小说我就知道,不是因为我的脑子不清醒而是因为题目难,因为小说是能读懂并且能下笔的,这篇小说也确实是这张试卷最简单的一道大题。最后用了四十分钟不到写完了作文,回过头补完了古文就考试结束了,没有任何时间给我检查或者修改答案。
做完语文整个人都不好了,心态也开始不正常了,或许也对我接下来的物理考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选择题错了两道,大题没有做出来动量那题,甚至连第二问都没做出来。考完物理我感觉这场开始已经完了,但我还是尽量调整好心态,因为我知道下午才是真正的硬,也是我唯一的翻盘机会。
早在考试前我就意识到这次数学考试的重要性,无异于把全部赌注都下在了这一科上面,数学卷子的难易,我得分的高低或许会直接决定我的总分。考前一天做不出来数学题的时候,我对考试成绩就已基本无感了。下午考试前我洗了三次脸,喝了一瓶柠檬茶,直到感觉自己完全清醒——在这之前所有在下午进行的数学考试,从初中到高二,我没有一场是考好过的,我把主要原因归结为午后犯困,于是这次我用尽所有办法让自己完全清醒。开考,发现选填异常简单,除了多选最后一题,而多选最后一题和一道我做过的题基本一样,但需要不少的计算,打算做完大题再来做。大题第一题我成功没有注意到题目的问题,因此几乎没有浪费时间;第二题被卡了一下,但也有惊无险做出来了。第三题发现自己没有思路,开始慌了,这个时候旁边出现了一些声音,后来才知道是老师下来跟学生说解三角形好像有问题(强烈谴责老师和学生这种考试发出声音的行为,而且是很大的声音!要是我数学没考好就打算去举报了),我又发现我对第三题的思考陷入了“存在性”和“恒成立”的怪圈,不知道题目在说什么,于是就先跳了。做到第四题,发现是一个纯种的计算题,感觉很没技术含量,但只能硬着头皮算。第一第二问是简单的,做到第三问,发现第二问已经给了足够的提示了,那就更简单了,但计算量不小所以算了很久。19题也思考了很久,最后已经非常接近了但是没有想到设角然后三角换元,很可惜。还剩半小时,我意识到要回去做17题了。我用上了三角换元但没算出来,直到最后十分钟才看出来忘记平方了,然后就算出了正确答案。这个时候才回去做多选最后一题,但没时间了,只能蒙两个选项然后结束了。
结束后我就意识到如果我多选最后一题错了,那这个题一定会给这场考试带来遗憾(事实上确实是,如果我选择早点做这题,那加上六分后就能排年级第一)。发现确实错了,并且最开始以为自己数学也发挥的不够好。于是把希望都寄给英语了,生物化学基本放弃了,全力准备英语。
第二天的生物化学就不多说了,毕竟我连学都没学完;下午的英语考试除了1.5倍速的听力之外,其它并没有感觉很难,但回家对了答案之后才意识到英语将成为我这场考试的噩梦:我不算作文就已经扣了大约 25 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整个人就彻底破防了,为什么我这么认真学了,但英语成绩还是这样,甚至比上学期的还要差!我在家破防了整整三天,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每天浑浑噩噩度日,疯疯癫癫生活。我常想,人何以沦落至此啊!
最后的成绩也不必多说了,语文保持正常,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一比一科差,数学分数不出意外,但排名却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甚至最后是用数学一科的年级第 3,把我的语数英排名带到了年级第 8、3+物排名带到了年级 14。这两个的排名都是我高中以来的最高纪录。但因为化学和生物的原因,我的六科总分掉到了四十多名,但我也放平了心态,毕竟自己在考前甚至没有学完,更别说复习和提升了。但就从三科四科排名来看,这场考试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了,特别是传说中的数学一科拉剩下所有科。
而我的数学成绩本身也是一个奇迹,它第一次打破了我下午考试必挂的魔咒,让我能够有重新去相信自己的勇气。虽然六科成绩是我高中最低的一个总分成绩,但我在时间如此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在某些科目和排名取得进步,甚至超越最高水平,于我而言已经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了。
于是奇迹并没有离开,我们仍要有相信自己和相信奇迹的力量。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