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不得志的时候,我便会相信两样东西:奇迹和故乡。

而我所说的故乡,不仅仅是实际上的家,更是我的精神故乡,这是我行走奔跑于世上的根本力量。我总是相信奇迹,奇迹也一次次没有让我失望;但这一次,我不再拥有奇迹,便只能回头寻找我的故乡。

时光荏苒不再,我上一次真正寻找我的故乡,已是两年多前了。当我决定走出深陷的泥潭开启新的生活,我写了一篇叫做《怀旧》的文章。那是我一直以来的遗憾,也恰恰是我重塑人生的动力。但我此时不再拥有重塑人生的力量,它在我更加年少的时候已经几乎消耗殆尽,现在便只能让我听天由命。只是总会想起那些春天,“那是一段小有遗憾的幸福时光”。

我首先想起的是那个狂妄而诗意的春天,记忆里首先浮现的是红色围墙围住的角落和一棵挺拔的大树。向后望去,是两条在树荫遮盖下的宽敞的小道。而我总是会透过树影的层层斑驳望向天空,看云卷云舒思考着名为“珍惜”“热爱”这些看似简单却深远的奥义。而后我走到了一节历史课上,“你来回答一下问题——回答不出来,刚刚讲什么话,站着!”可我记忆中,站着的人总是不止我一个。下节课是语文课吧!我又被叫到讲台上回答问题,站着的人,又不止我一个。答对的有奖励,是一个你再也找不到的春天。又是一次考试,奋笔疾书总是被蝉鸣鸟叫萦绕着,写不出作文了,便抬头望望窗外,看绿树向你招手,便想起下一句要写,“人间骄阳正好,风过林梢”。还有一个浪漫的春日尾声,是在一个晴朗的白天,喧嚣着的是来往的行人车马,但为什么人群中的你,总是要扭过头往后看呢?

我总觉得春天是我心灵的愈合期,寒冬刺痛的心灵都会在来年春天变得温暖如初。而我最后一个温暖的春天便是那个带有些许伤感和不同色调的春天。记忆里那个春天的人少了很多,从以往的轰轰烈烈变成了只言片语。我好像失去了什么光环,又好像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只记得每周二中午的大餐,一段一公里多的路,一个人来人往的三岔路口,一个不再有秋天温暖的游泳池。后来我成为了游泳池岸上的人,那个三岔路口也成为了地图上的去处,那段一公里多的路也只剩下几杯喝剩的奶茶,每周二的中午也成为了周二的中午。我以为结束的只是一个故事,却没想到,那是我的整个春天。

有人羡慕过我拥有如此灿烂而值得回忆的春天,可它相较春天而言又是如此的不值一提。我后悔没有在曾经的春天再大胆一点,我后悔没有在那些春天去看看花踏踏青,我后悔没有写日记、没有发朋友圈,我后悔我总是坐车坐地铁而不是走路,我后悔我总是望向马路对面却没有走过斑马线。我还能后悔什么吗?我还要后悔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吗?我还要后悔我至少曾经拥有过这绚烂的回忆吗?我还要后悔那些春天铸就我奇迹般的初中三年吗?

有一天我离开了那些春天,我感觉到自己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大孩子,不像小孩子那样执着眷恋于诸如春天的美好;但我又感觉自己变得那么可悲,曾经触手可及却不好好珍惜的回忆如今却只能在梦里追寻。

但我还拥有些什么呢?我的希望落空,我的奇迹破灭,我的春天早已不再。我想追寻创造新的春天,却只能与它在梦里相逢。

而我的每篇随想,就是我在现实生活里能够随时做的梦。这么想来,我还并不是一无所有的!我至少还有能书写的双手再现曾经美好的春天。这么想来作家应该会很幸福吧,他们能一直生活在那些春天里。

我还在希望着有一天,我手下的笔会变成一支马良的神笔,那样我所书写的无数春天又能继续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