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第三、八章简要

《构建之法》简要
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理论和知识点
.评价软件工程师水平的主要方法
练习与讨论
.技能的反面;软件工程师的自我评估

初级软件工程师如何成长?
1.积累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提升技术技能
2.积累问题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3.对同意的软件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
4.提升职业技能(区别与技术技能):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安置按量完成任务的执行力
5.实际成果

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和质量的衡量?
a.项目/任务多大?
b.花了多少时间
c.质量如何
d.是否按时交付

职业发展--考级之路

第八章:需求分析
理论与知识点:
.软件需求的类型,利益相关者
.获取用户需求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竞争性需求分析的框架NABCD,四象限方法
.项目计划和估计的技术
对软件需求的划分:
1.对产品功能性的需求
2.对产品开发过程的需求
3.非功能性需求
4.综合需求
软件产品的利益相关者:
1.用户
2.顾客(客户)
3.市场分析师
4.监管机构
5.软件工程师
获取用户需求:
1.焦点小组的讨论:可能会出现一些善于表达的人士控制议程,容易受到主持人的影响,往往挑选符合自己利益的条目。
2.深入面谈:通常是一对一
3.卡片分类:同意对软件需求的认识,量化各种特性。
4.用户调查问卷:一些常见的错误?
5.用户日志研究
6.人类学调查:普遍人类的使用习惯
7.快速原型调研:?
8.A/B测试:5%-10%用户测验,哪种更好? A/B测试的弱点

竞争型需求分析的框架:
NABCD模型
1.N(need需求):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
2.A(Approach做法):有什么独特的招数?不光是技术上的,也可以是商业模式上的。
3.B(Benefit好处):软件具体有哪些好处?
4.C(Competitors竞争):先发优势/后发优势,看清彼此优劣

5.D(Delivery推广):如何把创新产品交到用户手中?

功能的定位和优先级:
两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杀手功能/外围功能
另一种划分:必要需求/辅助需求

计划和估计:

posted @ 2016-09-16 16:13  PI_M  阅读(14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