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支团队晋级社交机器人挑战赛半决赛
九支团队晋级Alexa Prize社交机器人大挑战半决赛
第五屆赛事引入全新要素,四支新队伍加入角逐100万美元研究基金。
2023年5月9日
去年11月,某中心宣布全球九支高校团队入选第五届Alexa Prize社交机器人大挑战(SGC 5)。这项大学竞赛致力于推动人机交互与开放域对话技术发展。截至目前,所有九支团队凭借在初期用户反馈阶段的表现成功晋级半决赛。本届参赛团队包括五支往届队伍(含上届冠亚军)及四支新晋高校团队。
参赛团队名单
| 团队 | 大学 | 导师 |
|---|---|---|
| 往届团队 | ||
| Alquist | 捷克理工大学 | Jan Šedivý |
| Athena |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 Xin Wang |
| Chirpy Cardinal | 斯坦福大学 | Christopher Manning |
| Thaurus | 马德里理工大学 | Luis Fernando D’Haro |
| Tartan | 卡内基梅隆大学 | Alexander Rudnicky |
| 新晋团队 | ||
| NAM | 史蒂文斯理工学院 | Jia Xu |
| GauchoChat |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 Xifeng Yan |
| CharmBana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 ChengXiang Zhai |
| HokieBot |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 Lifu Huang |
技术挑战与创新
某中心对话式AI部门应用科学经理Michael Johnston表示:"自2016年创办以来,社交机器人大挑战持续推动神经响应生成技术发展,促进大语言模型在开放域对话领域的应用。今年SGC5团队将多种大语言模型集成至社交机器人中,这些技术为Alexa用户带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令人振奋。"
本届赛事首次引入多模态用户体验挑战:参赛社交机器人需整合语音与视觉功能,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多模态交互。各团队尝试了情感化虚拟形象、同步图形与多媒体、图像生成,以及基于触控提示的多模态对话等多种技术方案。
Johnston补充道:"决赛中哪种方案最有效将极具研究价值。"
技术难点与突破
某中心首席科学家兼Alexa Prize项目负责人Reza Ghanadan指出:"构建具有社交能力的AI是重大技术挑战。人类社交对话具有微妙性和复杂性,开放域对话特性更增加了技术难度。系统需要具备多主题深度响应能力、现实与想象的区分能力、长时对话连贯性维护能力,以及结合上下文准确解析人名、地点、产品意图的能力。同时还需确保交互的生动性与鲁棒性。"
产学研合作模式
Alexa Prize采用独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敏捷的现实世界实验框架与工具以加速科研创新。高校学生可在线部署创新方案,并根据用户反馈快速迭代。
Ghanadan强调:"竞赛为研究者提供数据、AI工具和实验框架,鼓励他们在社交智能数字助手领域探索突破性技术。"
赛事机制与奖项设置
用户可通过Amazon Echo或Fire TV设备说"Alexa, let's chat"与高校社交机器人互动。用户评分与反馈将帮助团队优化系统直至决赛。
终极目标是达成大挑战标准:获得评委组4.0/5.0的综合评分,且三分之二评委认定其与机器人的20分钟对话保持连贯性与吸引力。首个达标的团队将为母校赢得100万美元研究基金。
本届赛事新增多模态体验要求:配备屏幕设备的用户可获得增强对话体验的图文内容。奖项设置分为社交交互表现奖和科技创新奖两类,前者冠亚季军分别奖励25万、5万和2.5万美元,后者设立同等金额的专项奖金。
技术基础设施支持
入选高校可获得最高25万美元研究经费、Alexa设备、免费云计算服务、科学家指导、对话机器人工具包,以及语音识别、神经生成模型、对话数据集等技术资源支持。
往届团队通过改进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神经响应生成模型、常识知识建模及对话策略,显著提升了开放域对话系统的技术水平。第四届冠军由捷克理工大学Alquist团队获得,斯坦福大学和布法罗大学分获二三名。历年获胜团队还包括埃默里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本文涉及的技术细节源自Alexa Prize官方披露信息,聚焦对话式AI与多模态交互技术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公众号(办公AI智能小助手)或者 我的个人博客 https://blog.qife122.com/
公众号二维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