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天天美味(32) -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堆排序
1.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原理是先选出最小的数,与第一个数交换,然后从第二个数开始再选择最小的数与第二个数交换,……
for i in range(len(data) - 1):
min = data[i]
k = i
for j in range(i, len(data)):
if data[j] < min:
min = data[j]
k = j
if i <> k:
data[i], data[k] = data[k], data[i]
2. 堆排序
堆排序的原理将数组调整成堆,然后将堆顶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然后将最后一个节点剔除出堆,再将剩下的数组调整成堆,然后再交换堆顶元素与最后一个元素……
if 2 * s > m:
return
temp = s - 1
if data[2*s - 1] > data[temp]:
temp = 2 * s - 1
if 2 * s <= m - 1 and data[2*s] > data[temp]:
temp = 2 * s
if temp <> s - 1:
data[s - 1], data[temp] = data[temp], data[s - 1]
heap_adjust(data, temp + 1, m)
def heap_sort(data):
m = len(data) / 2
for i in range(m, 0, -1):
heap_adjust(data, i, len(data))
data[0], data[-1] = data[-1], data[0]
for n in range(len(data) - 1, 1, -1):
heap_adjust(data, 1, n)
data[0], data[n - 1] = data[n - 1], data[0]
3. 效率
堆排序的效率还是蛮高的,结果如下:
heap_sort 0:00:00.157000
Python 天天美味系列(总)
Python 天天美味(30) -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快速排序
Python 天天美味(31) -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之插入排序
Python 天天美味(32) -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堆排序
Python 天天美味(33) - 五分钟理解元类(Metaclasses)[转]
Python 天天美味(34) - Decorators详解
作者:CoderZh
公众号:hacker-thinking (一个程序员的思考)
独立博客:http://blog.coderzh.com
博客园博客将不再更新,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或「独立博客」。
作为一个程序员,思考程序的每一行代码,思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思考人生的每一种可能。
文章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推荐】100%开源!大型工业跨平台软件C++源码提供,建模,组态!
【推荐】AI 的力量,开发者的翅膀:欢迎使用 AI 原生开发工具 TRAE
【推荐】2025 HarmonyOS 鸿蒙创新赛正式启动,百万大奖等你挑战
· AES 加密模式演进:从 ECB、CBC 到 GCM 的 C# 深度实践
· InnoDB为什么不用跳表,Redis为什么不用B+树?
· 记一次 C# 平台调用中因非托管 union 类型导致的内存访问越界
· [EF Core]聊聊“复合”属性
· 那些被推迟的 C# 14 特性及其背后的故事
· 博客园出海记-开篇:扬帆启航
· 微软开源的 MCP 教程「GitHub 热点速览」
· 记一次 .NET 某汽车控制焊接软件 卡死分析
· 关于布尔类型的变量不要加 is 前缀,被网友们吐槽了,特来完善下
· C#中的多级缓存架构设计与实现深度解析
2007-09-22 《C#高级编程》笔记系列第一弹-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