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释性劳动的债务问题

   对任何领域要达到专家水平境界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对多数人而言,首要的是理解摆在他们面前的大量工作,并通过学习并获得直觉感悟,这些感悟促成了见识、格局的增长。
  自我境界(含见识、格局)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是一个无法自我衡量的过程。但从大部分的生涯中总结一下,其过程符合如下曲线:     

                                       

                   
但,本次我想讨论的是另一个话题,一个漫长的自我提升路上的问题:债务。
 

债务

  债务 — 是指为了到达某一行为目的后置清偿。
  当程序员谈论技术债务:有一些方法可以编写在短期内速度更快但从长远来看有问题的软件;经理们谈论机构债务:机构可以以不良做法的蔓延为代价快速发展。两者都很容易积累但很难摆脱。
它有几种形式:
  • 糟糕的阐述      ——对重要的想法没有很好的解释,人们不得不努力理解它们。 这个问题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债务表现。
  • 未消化的想法   ——大多数想法开始时都是粗糙且难以理解的,需要我们完善它们,发展出正确的类比、语言和思维方式时,它们才变得容易。
  • 糟糕的抽象和符号 ——抽象和符号是研究的用户界面,塑造了我们思考和交流的方式。不幸的是,我们经常被最初发展起来的形式主义所困,即使它们很糟糕。
  • 噪音          ——场景外、内部的干扰和噪音。如:无数新技术和选型吸引您的注意力,没有简单的方法来过滤或总结它们。
  债务的阴险之处在于它很正常,每个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意识到事情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给出非常平庸的解释是正常的,人们认为这是解释的“质量”上限。在极少数情况下,真正优秀的解释出现了,人们将它们视为奇迹和深化,而不是视为一种前期债务。
 
   关于解释性劳动
  在解释一个想法所投入的精力与理解它所需的精力之间存在权衡。一种极端情况是,解说员可以煞费苦心地制作出漂亮的解说(DS:居然有人会以PPT写得好来作为嘲弄??——来源知乎上对我的点名评价),让听众在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很困难的情况下理解。在另一个极端,解释者可以做最少的事情,让听众去挣扎,这种能量被称为解释性劳动。 
  许多解释不是一对一的。人们发表演讲、写书或在线交流。在这些一对多的情况下,每个听众都要付出理解的代价,即使解释的代价保持不变。 因此,理解成本在解释性劳动权衡中有一个乘数(有时是一个巨大的乘数)。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试图提醒相互理解,并将信息(如交办的工作内容、设计的资料等)清晰、准确、简介的传递。更常见的是,随着团队的发展,解释成本保持不变,但理解成本会随着每个新成员的增加而增加(即使是复制型增加)。
  写到这里.......
       ——思考的一部分是与我们自己对话。
posted @ 2023-04-28 14:42  Coder-Life  阅读(3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