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继承(下)—— super关键字 与 多态

接上篇博文——《详解 继承(上)—— 工具的抽象与分层》
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本人在上篇“故弄玄虚”,用super();解决了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答曰:子类中所有的构造方法默认都会访问父类中空参数的构造方法
(拓展:由于这个原理,我们今后所做的“工具类”都必须要带上无参构造)

那么,父类没有无参构造方法,子类怎么办?

解决父类没有无参构造的手段

  • 父类中添加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
  • 子类通过super去调用父类其他的带参的构造方法
  • 子类通过this去调用本类的其他构造方法 (本类其他构造也必须首先访问了父类构造)

那么,现在,本人来讲解一下super吧:

super:

super class 其实就是超类、基类、父类的意思。

在这里本人来提醒一点:

Object类 是 所有类的基类

super有两个严格要求:

  1. 只能出现在构造方法中;
  2. 如果有super(),则它必须是构造方法的第一条语句
    (所以,super() 和 this() 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构造方法中)

而且,不论我们在 子类 中的构造方法是 无参 还是 带参,在默认情况下,JVM只调用基类的无参构造方法!

我们在上篇博文开头就提到过,我们在“继承”的过程中可以“择优继承”,那么,本人现在就来讲解下,如何“择优继承”:

我们实现这个结果的方法是:方法的覆盖
那么,现在我们对于方法的覆盖进行以下说明

(1)仅存在于有继承关系的类之间;
(2)子类的方法名名称参数个数类型,必须和被覆盖的父类保持一致;
(3)子类的返回值必须和被覆盖的父类保持一致;
(4)子类方法的修饰符不能“低于”被覆盖的分类方法;
(5)若违反了(2),则实质上是方法的重载,并非覆盖

(本人在这里只是为了使同学们能了解后面的代码,仅在这里浅谈覆盖,在本人后续博文中会对于方法的覆盖进行深度讲解)

现在我们来举一个简单有趣的例子:
我们先建立一个包 com.mec.about_override.demo,并在包下建立如下类:
Animal.java:

package com.mec.about_override.demo;

public class Animal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Animal(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cry() {
		System.out.println("动物的叫声!");
	}
	
}

Dog.java:

package com.mec.about_override.demo;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Dog(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ublic void cry() {
		System.out.println("汪汪");
	}
}

Demo.java:

package com.mec.about_override.demo;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new Animal("动物");
		animal.cry();

		Dog dog = new Dog("二愣子");
		dog.cry();
	}
}

我们现在来编译一下,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可以看出,我们在 Animal类中所编写的 cry() 方法被覆盖了!

多态:

现在,本人来介绍本篇博文的另一个知识点 —— 多态

多态 —— 某一个事物,在不同时刻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首先,多态是有 条件的:

多态前提

  • 要有继承关系
  • 要有覆盖(方法重写)
    其实没有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就没有意义
  • 要有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形如:
    父 f = new 子();

接下来,本人来讲解一个非常有趣的 知识点:
基类 与 派生类 之间的 强制类型转换:
我们对上面的 Dog类 和 Demo类 做如下修改:
Dog.java:

package com.mec.about_override.demo;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Dog(String name) {
		super(name);
	}
	
	public void cry() {
		System.out.println("汪汪");
	}
	
	public void dogAction() {
		System.out.println("狗子快跑!");
	}
}

Demo.java:

package com.mec.about_override.demo;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new Animal("动物");
		animal.cry();
		
		Dog dog = new Dog("二愣子");
		dog.cry();
		
		Animal otherAnimal = (Animal) dog;
		dog.dogAction();
		dog.cry();
	}
	
	
}

运行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可能就有同学有疑问了这里的输出结果竟然是“汪汪”而不是“动物的叫声”!

这里对上述问题做出解释:

基类 与 派生类 之间的 强制类型转换 遵循如下原则

  1. 对象的类型 约束 对象所能引用成员方法,但是,不能更改 成员 和 方法 的本质内容;
  2. 对于方法,强转不能改变 其所 实际指向 的 代码 的首地址; 对象 的类型 决定 对象 所能引用的 对象和方法 的种类(即:Animal类型); 对象 所能调用的 成员 和 方法 取决于所申请空间的 对象和方法(即:Dog类型);
  3. 子类对象 可以被强转成 父类类型,但父类对象 不能被强转成 子类类型,因为父类对象中可能不存在子类类型的成员和方法

对于以上的现象,可能同学们在初学时会对子类与基类之间的关系感觉有点头晕。
别怕,在这里,本人还要介绍一个知识点,来辅助我们识别它们之间的关系:

多态中的成员访问特点

  • 成员变量 :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 构造方法 :
    创建子类对象的时候,会访问父类的构造方法,对父类的数据进行初始化。
  • 成员方法 :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 静态方法 :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静态和类相关,算不上重写,所以,访问还是左边的)

那么,为什么要存在多态这个机制呢?

多态的好处

  1. 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继承保证)
  2. 提高了代码的扩展性(由多态保证)
posted @ 2020-03-04 21:43  在下右转,有何贵干  阅读(33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