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列內容 | 421 | 240 | 35 | 532 | 305 | 430 | 124 |
| 第1次分组 |
| 组0 | 240 430 | | 组1 | 421 | | 组2 | 532 | | 组3 | | | 组4 | 124 | | 组5 | 35 305 | | 组6 | | | 组7 | | | 组8 | | | 组9 | | |
| 数列內容 | 240 | 430 | 421 | 532 | 124 | 35 | 305 | |
| 第2次分组 |
| 组0 | 305 | | 组1 | | | 组2 | 421 124 | | 组3 | 430 532 35 | | 组4 | 240 | | 组5 | | | 组6 | | | 组7 | | | 组8 | | | 组9 | | |
| 数列內容 | 305 | 421 | 124 | 430 | 532 | 35 | 240 | |
| 第3次分组 |
| 组0 | 35 | | 组1 | 124 | | 组2 | 240 | | 组3 | 305 | | 组4 | 421 430 | | 组5 | 532 | | 组6 | | | 组7 | | | 组8 | | | 组9 | | |
| 数列內容 | 35 | 124 | 240 | 305 | 421 | 430 | 532 | |
基数排序的方法如下:(LSD)
1、根据数据项个位上的值,把所有的数据项分为10组;
2、然后对这10组数据重新排列:把所有以0结尾的数据排在最前面,然后是结尾是1的数据项,照此顺序直到以9结尾的数据,这个步骤称为第一趟子排序。
3、在第二趟子排序中,再次把所有的数据项分为10组,但是这一次是根据数据项十位上的值来分组的。这次分组不能改变先前的排序顺序。也就是说,第二趟排序之后,从每一组数据项的内部来看,数据项的顺序保持不变;
4、然后再把10组数据项重新合并,排在最前面的是十位上为0的数据项,然后是10位为1的数据项,如此排序直到十位上为9的数据项。
5、对剩余位重复这个过程,如果某些数据项的位数少于其他数据项,那么认为它们的高位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