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https://m.alltuu.com/album/2545303077/
回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kQhYKE4F/?share_source=copy_web
1.0 技术女性在AI 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郑予彬Betty精华语录:
- AI数据从男性维度出发,缺少女性维度数据。
- 深色皮肤的人脸识别性较差,而浅色皮肤的人脸识别较高。
- AI技术伦理可打破数据偏见;优秀女性可在AI领域有更好的可持续性。
- 女性的优势特质(1):更关注风险,可更好地应用在医疗/自动驾驶,更需要女性的从业者。
- 女性的优势特质(2):更细腻的情感,可让大模型有更丰富的情感,如翻译/情感;女性从业者的视角提供数据,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AI可降低从业门槛,在传统的男性科技架构行业,女性从业者可发挥更好的空间。
- 女性在职场可有更好的沟通自信,只要足够关注AI行业,缩少信息技术差。
- 虽然科技行业压力很大,经常觉得自己存在信息差壁叠,比如不懂AI大语言模型的底层算法架构;但AI大语言的女性视角是优势,所以应对自己有信心。
2.0 圆桌会议精华语录
钱宇秋:哪个女性特性最有优势?
白小白:我是幕后人,独立制片人,擅长沟通交流。这个优势可以令客户信任我,而且真诚地讲自己的案例,不需要有特别出众的外貌形象。
郑予彬:科技行业的速度很有压力,每次对于英语的沟通和技术代码也有压力。但女性的坚强可以在亚马逊云科技坚持到现在。
钱宇秋:会因在男性行业有受到挑战吗?
蒲莉娟:经常说女性擅文科而不擅理科,但对这个说法不服气;但老师跟我说,在哪个行业做的好跟性别无关。
吕凌曦:亚马逊融科技有50多位CB,但只有5个是女性CB;有二十多个Hero,但只有几个Hero;所以女性开发者积极分享技术内容,在社区创造女性的力量;另外,少数群体也可在社区找到自己的声音,主要是找到平衡。
钱宇秋:怎样跨性别沟通?
潘镜:我比较男性化,思考讲话也比较直接;但跟女性沟通需要更多技巧,所以在男性身上学习果断,女性身上学习细腻;在实际沟通中,可以跟男性直接沟通,女性更多地情绪沟通;最好是在互补的沟通下,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语言去沟通。
钱宇秋:未来下一代女性有什么挑战?
郝立芳:如果没有选择困难症,未来女性职场就没有太多的困难。
现场观众:我有参加马拉松,很喜欢运动,但男性介绍自己时,总会标签是马拉松的;事实上,女性运动员不比男性运动员差。
潘镜:是的,现在有个现况,中国家庭很多把男孩当女孩养,女性教育不比男性差。
现场观众:如何向上管理?
潘镜:先想细节延伸,就不会发火;比如视频号不是按时间,是按重要度,所以先从他的思考去想,知道他想要什么,就不会发火。
现场观众:怎么平衡家庭和职场?比如生育和职场晋升。
白小白:我是单身女青年,所以爱情不能强求,事业不能掉下,所以我事业有收获;人生是一条长河,事业家庭有时不能平衡,但人生命运来了,也不要拒绝爱情和事业。
郝立芳:我比较幸运,家庭工作孩子都面面俱到;预产期也在工作,生完小孩后在家工作;所以转过来,帮助对方解决问题,但不能内耗自己。
吕凌曦:家庭和工作是选择题,而不是平衡题;生育是一个敏感问题,但可以反向选择,更知道自己是想走哪条路,对自己当下最合适;人生是一条体验,没有应该不应该,更应该选择当下的时间节点感受,事后看就足够了。
蒲莉娟:你想做哪个就做哪个,而孩子幸福就是最好的财富;而选择逃避哪个或做哪个也没问题,更多是女性个人提升;像我有孩子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小女孩,变成一个成熟女性;其实女性是非常丰富有激情的。
郑予彬:女性更多是被动地选择;所以判断决策时不要被影响,另外未来发展可能有分支,要做好当下的选择。
潘镜:没有标准答案 ,不要那么多束缚。
钱宇秋:用一句表达女性发展的期待。我自己:每个女性凝聚自己的生活。
吕凌曦:我不会觉得自己人生的失去过;无论是家庭上和职场上,珍惜自己的经历。
蒲莉娟:建立一流的好家庭。
郑予彬:希望自己做自己。
潘镜:每个女性找到合适自己的地方。
白小白:每个女生都勇往直前。
郝立芳:有行动和热爱才有改变。
3.0 亚麻领导力与桥水原则的花火
Smile:亚马逊云科技开发者体验团队项目经理
Betty:亚马逊云科技资深开发者布道师
Tina:亚马逊云科技解决方案架构师
Kenny:亚马逊云科技社区开发者
Danny:亚马逊云科技社区开发者
3.1 选择题vs平衡题
Kenny:Smile老师,妳在圆桌论坛提过,人生不是一条平衡题,而是一条选择题。我想再了解清楚,是一条什么的选择题。
Smile:对,人生是一条选择题,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Kenny:这个选择题很有趣。因爲浩文曾经问过我,是不是真的喜欢做金融和交易;我是这样回答:我是天生做这些的,如果再重新选择一次,我仍是选择这一条路。所以Smile老师再做一次选择题,仍是走这条路吗?
Smile:如果是回到大学时期,我应该会选择差不多的专业,毕竟当时的信息资讯就是这么多。如果以现在信息来看,我也是选择差不多的专业,只是会提早了选择科技行业。因爲我当时的专业是比较传统的信息类,而科技行业的新的。
3.2 热情和沟通
Tina:我很佩服Smile和Betty的热情,因爲搞活动需要很多的patience投入。
Smile:对的,那是要patience投入。
Tina:妳不会觉得很浪费精力?
Smile:没有,我会先有广度浅层的沟通,然后再进入深度的沟通;所以广度的浅沟通不会浪费很多精力。
Tina:那么怎样深度沟通。
Smile:我会在我的Comfort zone里面才有更好的深度,如果不在我的Comfort zone,我较难去讲。
(注:我没机会去问Smile老师的Comfort zone是什么?爲什么Comfort zone和深度沟通有联繫?这点很可惜。)
Tina:我就不太喜欢这种浅沟通,觉得太浪费精力,毕竟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不需要浪费精力在无关的人身上,所以很多人觉得我瞧不起他们,但事实上,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有两面。
Kenny:两面?是谁说的?(注:这里我运用了桥水原则,通过简单问题深入每个人的观点,不再错过之前的好话题。)
Tina:我的大学同学觉得我有点瞧不起他们不理他们,但我没有;而认识我的人又说,其实我讲很多话;但更认识我的人说,其实我很难表达自己;所以这是有「瞧不起->很爱讲话->又瞧不起」的感觉。
Kenny:是观点?
Tina:对,我喜欢听到别人的观点。
Kenny:最理想下,妳的深入持续的沟通是怎样?
Tina:很难讲,我比较喜欢直接就深入的沟通,这种是一种感觉,很难说。
3.3 论合作
Tina:SA是要有自己的领地。
Kenny:领地?(注:捕捉到好的话题;加上之前的沟通,大家都有进入Zone了。)
Tina:对,特别是Industry SA是霸领地。因爲Industry SA是需要做些别人不一样的,就相于霸地盘。如果别人在做了,而我又在做,就当于抢别人地盘。
Kenny:爲什么?
Tina:当然,大家可以做同一件事,但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讲,那就没沖突。更好的情况,是大家把蛋糕做大,就相当于你支持我做了,我们做得更好,那KPI就是大家更好。
Kenny:你现在在做这些?
Tina:其实我是比较擅长做不同的事情,比如是技术,还者活动这些,因爲自己就可以做得到,不需要跟别人太多沟通,有点想尽量避免沖突;但在亚马逊的文化感觉就是固意有沖突。
3.4 论沖突
Betty:爲什么有沖突。
Tina:你们不是SA,大家的沖突也许不一样。
Smile:对,沖突不太一样。
Kenny:在我公司的文化,是叫「合作性竞争」。比如开车,我会容许你把车撞花;但如果前面是悬崖,我不会容许你沖出来,boob爆炸!
Smile:明白,但你说的状态,有点理想化。你说的情况,是车往前走;但更多状态,沖突是对立的,而不是向前的。
Kenny:那你会自己跟自己沖突吗?
Smile:即是内耗吗?
Betty:有,这种情况太多了。
Tina:我会避免沖突。
Kenny:在我公司里,我是宏观的自上而下,而另外有同事是自下而上的。我们是对立的。但我可以管理股票的风险,而另外同事管理我期货,那么角色就会反过来。
Smile:互补!
Kenny:对,我们在沖突向前学习,向上进步。
Tina:我觉得,你的公司环境是比较扁平化,如果是七至八个人...
Smile:就是有点像,大家在向一个圆心沖突...
Kenny:对,找到最好的idea。
3.5 再论合作
Tina:没错,是一样。所以每个Industry SA都要有自己的领地。
Kenny:你们不会觉得开心吗?就好象,你发现了世界有另一个人,和你看的想的做的是一样。
Tina:不会。
Smile:我觉得,你是在讲「同路人」。但Tina讲的是「对手」。所以你的开心,是因爲发现了另一个「同路人」。
Kenny:那为什么是对手,或者是说敌人?
Tina:SA就是靠霸地盘。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