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笔记)

第一部分、学习技巧

1、假用功

把自己置于充满了各种诱惑的环境中,一味地拉长时间持续作战,脑力严重受损,这样便无法清楚有效地进行思维,手头的作业自然也完不成。

特点:注意力程度低

解决方案:安排好时间;

简单的公式:完成的任务=所费时间*注意力强度;

2、第一步,管理你的时间:5分钟清单法

   a、在24小时时段里,只需5~10分钟。

   b、每天的日程安排不必非要精确到分钟,而且日程安排不是不可更改。

   c、在最后时刻来临前,帮你记忆、规划以及完善重要任务。

   d、停用之后扔可以马上重新开始。

基本方法:

1)在单子上简单记下这一天的新任务和作业

2)第二天早晨,把新事项从单子上移到日历上

3)用几分钟给新的一天做计划        

3、第二步,向拖延宣战

1)坚持做进展日志:使其产生督促作用;

2)学习过程中,让脑力处于最佳状态:经常喝水,把食物看作补充能量(高蛋白,避免食用不健康食品),不要漏掉任何一餐。规律三餐;

3)把最棘手的任务当作大事;

4)形成常规;

5)选择最艰苦的日子,提前计划,不要等到最后期限,找出一两天指定为‘苦日子’,降低负面影响;

4、第三步,如何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时长

最好的学习时间:时间越早越好;最有效率的时间是从起床后到晚饭前这段时间;

应该在哪学习:把自己隔离;

学多久:中间不休息,一次不要超过一小时,休息时间5~10分钟,50分钟为最佳。


第二部分、如何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1、第一步,超强笔记术

1)收集恰当的材料:

        技术类笔记:可以准备不同的笔记本做笔记;记录日期;

2)非技术类笔记:不会频繁使用公式,明确主旨思想;

3)大胆的笔记格式:

        基本原则:能让信息更容易读懂,任何方法都可以使用。可以建立自己的速记方法:‘尤’代替‘尤其’;

         使用“问题—论据—结论”结构抓重要观点;(非技术类课程的大多数重要观点都是以这种结构阐述的)

4)技术类课程巧记笔记:尽可能多的记下样题解答,全部的注意力应记下教师提供的例子的准确思路,越忠实越好;

      做法:a)不要读课本,但课本应总是放在手边;

                b)记笔记的先后顺序:第一优先,记录问题陈述和答案;第二优先,不懂就问;第三优先,记录样题的步骤;最后优先,给各个步骤加注释

2、第二步,避免思维疲劳

1)走在作业前面:避免堆积到最后一刻完成,通过每天一小块时间连续性做作业来避免这些问题。

2)不要什么都读:材料重要性等级,有观点讨论的材料更重要,其次讲述事件和人物,然后是只提供背景知识的,比如:新闻简报;

3)做习题时不要单兵作战:如果可以的话找几个小伙伴;

4)难题随身带:难题不会顾及你的时间表;在充分思考后,会无意中发现解决方案;第一时间记下解决方案。

3、第三步,整理学习资源

考前或测验前,需要做的两件事:1、合理组织材料;2、目标明确的复习这些材料。

1)考前答疑;

2)按专题规整学习指导材料(组织非技术类课程材料);

3)整理补充大习题集(组织技术类课程材料,习题解答作业是复习过程的关键)

       对习题集进行补充:a、把课堂笔记与涉及同样内容的习题集搭配起来

                                     b、把笔记上的样题抄到白纸上,没必要抄解题步骤或答案,只抄问题即可

                                     c、这些纸标注授课日期,可以清楚问题出处

                                     d、把这些纸和习题集夹在一起

       这一过程通过增加笔记上抽出的习题,把原来的习题集转变成大习题集。

4)准备记忆助手抽认卡:通过卡片的方式记忆一些公式、化学方程式、日期和年代表;效率最高的抽认卡来记信息,用来进行机械记忆;

5)巧妙计划时间安排:不要在计划当天开始复习。

4、第四步,如何有效记忆

1)信赖提问记忆法并不可行: 被动复习和主动创造观点是很不一样的;需要做额外的努力才能将知识记在脑子里;

2)非技术类课程使用提问记忆法:建立起问题库,就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

          重要的一点:这些事不要只在脑子里做,可以把答案大声说出;

          在回答有困难的问题旁边做记号,然后看学习指导材料记住正确答案,休息;

3)技术类课程使用提问记忆法:建立题库,解题;

4)记忆随时随地:抽认卡一遍一遍的记,完成枯燥记忆任务的有效方法。

5、第五步,快速消灭问题

1)消灭问号:凡是没有弄懂的内容,在笔记中,就要在这个内容的旁边打上一个问号;

               解决方法:有一个消灭一个,避免堆积

6、第六步,考试技法攻略

考试失败普遍因素:1)时间不够;2)答案虽然详尽但不切题

考试策略:1)先审题,再做答。浏览一遍,对试卷的题量和难度有基本了解;

                 2)合理分配时间;

                 3)由易到难

                 4)列一个答案提纲

                 5)检查答案

7、第七步,付诸行动

第三部分、如何高效写作

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参阅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

组织自己的论据

清楚的进行论证

1、第一步、发掘让人兴奋的主题

论题不等同于论点,

1)研究性文章的选题:

       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论题?

             及早动手,别无他法

2、第二步、猎寻有价值的论点

确定大致方向,逐步深入推进。

     成功的文章符合的四个要求:发人深省,见解独特,直截了当,内涵丰富;

3、第三步,头脑风暴

论题就绪,论点心中有数

        我的观点符合这次文章的要求吗?

        涉及的内容是否太多?

        会不会太简单?

4、第四步,机器写作法

像机器一样重复相同的步骤:

a、查找资料:一般性资料和具体资料。

资料查找方法:

      1)将查询条件分解成若干个大的查询项;

      2)使用期刊数据库:具体资料大多来自研究性文章,书籍中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少;

      3)使用搜索引擎:google,baidu;

b、复印全部所需的资料

c、注释材料

5、第五步,构思强大的故事

1)撰写文章提纲时,调整好自己的思想状态。

2)写作之前,把所有的资料都拿出来,根据自己的注释直接查找想要的资料。

3)休息一下,干点别的。尽量让这些信息在脑海里盘旋。

6、第六步,向高手请教

7、第七步,让你脱颖而出的写作技巧

1)分离写作之前和之后的工作:把查资料,写作,修改这三部分的工作分离开来。

2)找个安静的地方:精确写作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3)按照提纲写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以提纲为向导,填充适当的内容,一次写一段。

8、第八步,修改,但不要过度

1)优化论证结构:检查语法错误,观点重复,注意全文的布局和结构。

2)高声朗读:目的消灭文章中的小错误。

3)最后的检查:快速浏览,尽量消灭全部错误。

总结:

令我羡慕和敬重的所有人都保持着非常平衡的生活状态:努力地学习,开心地聚会,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而且总是睡眠充足,精力旺盛。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方式。

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看完,觉得对学习方法有了一个系统化的了解,感觉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己又感觉这不像笔记,更多的是像这本书的提纲吧。笔记记录结束。

图书链接:

https://www.amazon.cn/dp/B07BGSS3B6/ref=sr_1_1?__mk_zh_CN=%E4%BA%9A%E9%A9%AC%E9%80%8A%E7%BD%91%E7%AB%99&keywords=%E5%A6%82%E4%BD%95%E6%88%90%E4%B8%BA%E5%AD%A6%E4%B9%A0%E9%AB%98%E6%89%8B&qid=1553672858&s=gateway&sr=8-1

posted @ 2019-03-22 17:33  一坪海岸线  阅读(52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